本维修说明 RA 仅适用于车身外壳部件,而不适用于附带的部件。
其中包括车顶外蒙皮、尾板、侧围和行李箱底板部件。
注意车辆专用维修说明!
仅允许使用其中列出的维修方法!
遵守安全规定!
标题目录:
操作工具
消耗性材料的有效期
预装件的准备工作
粘结剂涂层
硬化时间
再处理
粘结剂废弃物处理
。
1.0 操作工具:
- | 清洗剂 R1 |
- | 清洗剂 R2 |
- | 粘结剂 K5 |
- | 粘合剂筒压力器 |
2.0 消耗性材料的有效期:
- | 粘结剂筒上标有有效日期。 |
- | 粘结剂只能在有效期前使用。 |
3.0 表面准备工作:
3.1 车辆表面的准备工作(批量生产日期):
- | 创建粘结面层 (如磨削焊点残余)。 |
- | 不要磨削涂覆了底漆的粘结面! 如果粘结面被涂漆成车辆颜色,则应彻底磨掉油漆。 |
- | 必要时用空腔保护蜡去除剂对粘结面进行预清洗。 用清洗剂 R1 清洁粘结面。 |
- | 将清洁后的平面晾晒约 5 分钟。 粘结面必须完全干燥。 |
3.2 车辆表面的准备工作(更新已粘好的部件):
- | 完全去除车辆上的残余粘结剂。必要时去除所有现有的加强板(例如后部外围)。 |
- | 粘结面范围不需要涂底漆!粘结面在底漆上的粘附不够牢固。 如果在矫直工作之后,必须涂底漆,那么遮住粘结面。 |
- | 如有必要,用空腔防腐腊清洗剂对粘结面进行预清洗。 使用清洗剂 R2 清除粘结面上的粗大污物。 用清洗剂 R1 清洁粘结面。 |
- | 将清洁后的平面晾晒约 5 分钟。 粘结面必须完全干燥。 |
3.3 新零件的准备工作:
- | 不要去除新零件的底漆。 不要磨削粘结面! |
- | 使用清洗剂 R2 清除粘结面上的粗大污物。 |
- | 用清洗剂 R1 清洁粘结面。 |
- | 将清洁后的平面晾晒约 5 分钟。 粘结面必须完全干燥。 |
4.0 粘结剂的涂敷:
- | 粘结剂筒的工作温度 18 °C - 30 °C。 |
- | 车辆和新零件的物体温度至少为 15°C。 |
- | 不要使用连续空气驱动式喷枪! |
- | 将粘结剂筒装入喷枪中,取下盖子,然后排出两种粘结剂成份。粘结剂成份均匀挤出,安装混合管。 |
- | 等待约挤出约 10cm 长的混合粘结剂,然后先在粘结面的一面涂敷混合粘结剂。 |
- | 涂敷粘结剂后检查,粘结剂筒上后部是否排出粘结剂成份。如果是,取消粘结过程。清洁新零件。使用新粘结剂筒。与国家专用的热线服务联系。 |
- | 混合后粘结剂的处理时间约为 2 小时。只有当 30 分钟内没有物质流出混合器时,才需要更换混合器。 |
- | 拼接部件并固定。 |
- | 去除多余的粘结剂。 |
5.0 硬化时间:
- | 在粘结剂硬化前不允许移动车辆。 用手指甲检查粘结剂的硬度。 如果无法再用手指甲压入粘结剂,则可移动 (无发动机力) 车辆以便其他操作步骤 (例如喷漆)。 |
- | 下列条件下达到车辆的运行强度: 在至少 15 °C 物体温度(相当于约 18 °C 室温)下 48 小时。 或在喷漆房内 1 小时(喷漆房温度 80 °C / 物体温度 60 °C)。 |
- | 使用热辐射装置时物件温度不允许超过 85 °C。过高温度会损坏粘结剂。 |
- | 用剩余的粘结剂将污物立即去除。 已硬化的粘结剂只能用机械方法去除。 |
6.0 再处理:
- | 对已进行标准空腔防腐的区域重新进行防腐处理。 |
7.0 粘结剂的处理:
- | 已硬化的粘结剂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处理。 |
- | 空的粘结剂筒也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处理。 |
- | 未硬化的粘接剂以及粘接剂和溶剂混合物均必须作为特殊废弃物进行处理。 |
这些处理说明适用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对于其他国家,应遵守这些国家的规定,尽管可能与德国的规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