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注意 "车身概述内容" 中的下列项目:
安全法规。
电气系统、电子装置、安全气囊和乘员保护系统的操作。
钢制零部件的焊接。
- | 自 E65 后,为了提高车辆刚度采用了点焊粘接工艺。在车身的零件范围内,在点凸缘上涂一层单组份粘结剂,接着进行接触点焊。粘结剂在油漆干燥后才硬化 (在温度约 180°C 时)。 |
- | 在维修情况下在点凸缘上不涂粘结剂。因为缺少粘结剂,所以焊点数量要增加一倍。 |
- | 焊点(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25 mm。注意! 不得低于最小距离!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已增加一倍的电阻焊点数量,则必须用一个 MAG 焊缝(2)代替每个未设置的电阻焊点。MAG 焊缝的长度 = 20 mm。将 MAG 焊缝等距分布在正面。 |
- | 采用下列工艺替换点焊粘接工艺:
|
- | 在连接 2 个或 2 个以上板件时,在新零件的点凸缘之间不涂粘结剂。对点焊钳无法接近的区域可以用 MAG 塞焊焊接。因为缺少粘结剂,所以焊点数量要增加一倍。 |
- | 例外情况(例如 E65)在相应的维修说明中有描述。将焊点设置在新零件上已有的焊点处。因为在新零件点凸缘之间的粘结剂起到了绝缘的作用,所以必须这样做。 |
- | 注意! 在焊接操作期间排走烟气和挥发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