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00 014 调整驻车制动器
检查如下进行:
在嵌入第 1 个齿时不允许有制动作用存在。
左右车轮间的车轮制动力偏差最大不得超过较大值的 30 %(在制动器检测台上测得)。
车轮制动力偏差较大时:重新调整驻车制动器。
用驻车制动器必须能使车轮抱死。
只有当驻车制动器的拉线和所有活动零件容易操作且功能良好,才能对驻车制动器进行正确地调整。
驻车制动器的基本调整。
提示:

下列情况时要求对驻车制动器进行基本调整:
-
过大的踏板行程 (大于 8 个齿)。
-
更新驻车制动器拉线。
-
更新驻车制动杆


用于手制动器拉线调整的规定
将手制动杆的橡胶防尘罩(1)从夹子中松开。
松开自锁螺母(2),直至拉线完全完全不受拉力作用。
旋入驻车制动杆上的调节螺母,直到制动钳上在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2) 和挡块 (1) 之间出现一个 0.15 - 2.5 mm 的间隙 (A)。
注意!
间隙 (A) 可通过运行的行驶模式进行更改,并偏离上述尺寸。
注意!

注意顺序:
  1. 完全松开驻车制动杆上的调节螺母
  2. 拆卸后部制动摩擦片并根据维修手册将制动器活塞旋入制动钳中。
  3. 如上图所示调节驻车制动杆上的调节螺母
  4. 拉紧驻车制动杆三次
  5. 脚制动器至少踩到底三次,这样才能调节运行空气间隙
  6. 进行功能检查


1. 升降台上的手工检查
  • 第 0 齿
    (驻车制动器已松开):两个车轮必须能灵活转动
  • 第 1 齿
    两个车轮必须能灵活转动。不允许增加第 0 齿的制动力 → 就现有制动作用进行新的基本设置。
  • 第 2 齿
    可增加制动力。 指示灯必须亮起。
  • 第 3 齿:
    制动力增加
  • 4.-6. 齿:
    每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力:600 Nm 至 1200Nm(最迟必须在第 6 齿中达到)。
注意!

不得向后按压制动钳上的杆!


  • 检查制动器检测台的调整
  • 第 0 齿 (驻车制动器被松开):
    装有手动变速箱的车辆:换档杆置于怠速位置。
    装有自动变速箱的车辆:选档杆挂入位置 ”N”,车轮制动力 ≤120 N。
  • 第 1 齿:
    第 0 个齿的制动力未增加。指示灯可能亮起。
  • 第 2 齿:
    可增加制动力。指示灯必须亮起。
  • 第 3 齿:
    制动力增加。
  • 4.-6. 齿:
    每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力:600 N 至 1200 N。
    (最迟必须达到第 6 齿)
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提示:

下列情况时要求对驻车制动器进行重新调整:
-
踏板行程过大(大于 6 齿,小于 8 齿)。
-
制动值超出规定。


→ 进行新的基本设置
→ 重新检查制动器测试台上的设置
  • 检查制动器检测台的调整
  • 第 0 齿 (驻车制动器被松开):
    装有手动变速箱的车辆:换档杆置于怠速位置。
    装有自动变速箱的车辆:选档杆挂入位置 ”N”,车轮制动力 ≤120 N。
  • 第 1 齿:
    第 0 个齿的制动力未增加。指示灯可能亮起。
  • 第 2 齿:
    可增加制动力。指示灯必须亮起。
  • 第 3 齿:
    制动力增加。
  • 4.-6. 齿:
    每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力:600 N 至 1200 N。
    (最迟必须达到第 6 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