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诊断测试模块

车载网络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在持续不断改进。因此对蓄电池的要求逐渐提高。蓄电池耗尽所导致的抛锚或者车载网络问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蓄电池本身的问题。由于这个原因,更换蓄电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能够永久解决问题。电源诊断测试模块帮助查找故障原因。

电源诊断的结果

电源诊断的目的是尽可能清楚地指出故障原因。此测试模块从相应的控制单元中 (参见后文) 读取所有必要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下列信息:

  • 蓄电池耗尽或车载网络问题可能的故障原因:

    信息的数量不一定。

    存在多个可能的故障原因时按里程数分配故障原因 (最后的事件位于清单中第一位)。

    例如:车辆不休眠 (休眠受阻),车辆反复被唤醒或停车灯曾过长时间接通,等等。

  • 一般信息:

    此随时可显示这些信息(最后一次休眠电流监控结果、蓄电池信息,例如最近 5 天的充电状态、蓄电池检测 (充电输入功率/起动中断)、充电状态直方图、行驶概览平均信息、停车特点、测试模块更改历史)。

根据所显示的信息可以断定,出现的故障实际上有哪种原因。

可能的原因概述

蓄电池耗尽所导致的抛锚或者车载网络问题不一定归咎于蓄电池损坏。蓄电池放电的各种原因可分类两大类:

-

车辆故障:

  • 车辆不能休眠。

  • 车辆反复被唤醒。

  • 静止状态时休眠电流过高。

  • 充电平衡不佳。

  • 蓄电池损坏。

-

客户使用不当:

  • 停车灯、停车报警灯或闪烁报警灯曾被接通过多时间。

  • 总线端 Kl. R 或总线端 Kl. 15 曾被接通过多时间。

  • 长时间停放。

  • 不利的平均行驶 (短途行驶)。

  • 频繁或长时间使用停车时用电器 (例如收音机或后座区视听设备),这些用电器也可能导致休眠受阻和耗电提高。

从车辆中读取并分析过的数据

分析过的数据如下所述:

-

中央网关模块中的故障代码存储器

中央网关模块监控车辆状态,记录休眠受阻或非授权唤醒,然后通过信息请求复位或关闭总线端 Kl. 30F。

-

总线端控制中的故障代码存储器和诊断查询

  • 总线端 Kl. 30F 复位或关闭。

  • 总线端 Kl. 30F 复位或关闭受阻 (条件不满足)。

  • 因总线端 Kl. 15 或总线端 Kl. 30B 接通而达到起动能力范围。

  • 因达到起动能力范围而自动关闭总线端 KL15 或总线端 KL30B 时的故障代码存储记录。

  • 最近延长总线端 Kl. 30B (停车时用电器) 延续时间的历史记录。

  • 最近唤醒原因的历史记录。

-

电源历史存储器

在电源历史存储器中 (注意:不得与故障记录历史存储器混淆) 存储有各种可能有助于查找车载网络故障原因的信息。存储在电源历史存储器中的信息是:

  • 最近 5 周的行驶概览。

    行驶概览通过 6 个数据记录存储在电源历史存储器。每个数据记录包括下列信息:数据记录的开始记录时间、记录期间以 km 为单位的行驶里程、在不同范围内行驶的次数。

    如果当前时间与当前数据记录的录制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 7 天,则启动一个新的数据记录。于是当车辆未停放过长而无法唤醒时,分析的时间间隔通常约 35 天。

    如果数据存储器中的全部 6 个数据记录都已满,则最早的数据记录被覆盖。

  • 当时最近 5 周的一个休眠阶段内 (总线端 Kl. R 断开) 唤醒信号源的最大数量。

-

发动机控制或 EDME 发动机控制

发动机控制或 EDME 存储用于电源诊断的不同数据:

  • 最近 24 次休眠电流监控的结果。

  • 最近一次记录的蓄电池更换。

  • 最近 5 天各自的蓄电池充电状态。

  • 最近 5 天的里程数。

  • 最近 4 次用电器减少或关闭的时间点和持续时间。

  • 自 F10 通过扩充的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测量值来监控蓄电池状态:识别损坏的单格电池、剩余电量。

-

发动机控制或 EDME 中的故障代码存储器

发动机控制或 EDME 存储休眠电流过高、蓄电池过度放电时的故障代码存储记录并减小或关闭用电器。

-

灯光控制中的故障代码存储器

总线端 Kl. R 关闭时,如果测得的车载网络电压低于约 10.6 V 至少 2 分钟,灯光控制就关闭停车灯或停车警示灯。断开时存储一个故障代码存储记录。

休眠受阻或非授权唤醒时的事件和措施

在休眠受阻或非授权唤醒时会连续采取不同措施如断开总线端,以免蓄电池过度放电和保证车辆的起动功能。

休眠受阻: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总线端 Kl. R 断开

2

记录故障源或总线端 Kl. 30B 关闭前 2 分钟在中央网关模块内的故障源。

3

关闭总线端 Kl. 30B (车辆未接保险丝或后行李箱盖打开时,总线端 kl. R 关闭后 30 分钟)。

4

总线端 Kl. 30B 关闭后 2 分钟:记录故障源或中央网关模块中的故障源。中央网关模块发送 Power Down 命令。

5

断电命令后 2 分钟:记录故障源或中央网关模块中的故障源。中央网关模块要求总线端 Kl. 30F 复位。

6

中央网关模块发出请求后 2 分钟,总线端控制执行总线端 Kl. 30F 复位。

7

总线端 Kl. 30F 复位后 2 分钟:记录故障源或中央网关模块中的故障源。中央网关模块要求总线端 Kl. 30F 关闭。

8

中央网关模块发出请求后 2 分钟,总线端控制执行总线端 Kl. 30F 复位。

9

车辆在总线端 Kl. R 断开后达不到静止状态。

10

总线端 Kl. R 接通:总线通信激活。

非授权唤醒: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总线端 Kl. R 断开

2

关闭总线端 Kl. 30B (车辆未接保险丝或后行李箱盖打开时,总线端 kl. R 关闭后 30 分钟)。

3

中央网关模块在总线端 KL30B 断开后有 5 次记录到相同的唤醒原因或记录到 16 次唤醒。然后,中央网关模块要求总线端 Kl. 30F 复位。总线端控制执行总线端 Kl. 30F 复位。

4

总线端 Kl. 30F 复位以后,中央网关模块将记录下已经发生的唤醒,或者记录下总线端 Kl. 30B 关闭后的 16 次唤醒。然后,中央网关模块要求总线端 Kl. 30F 关闭。总线端控制系统断开总线端 KL30F。

5

总线端 Kl. R 关闭后非授权唤醒车辆。

6

总线端 Kl. R 接通:总线通信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