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51 002  
拆卸和安装或更换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工作概述

附加信息

维修手册
拧紧力矩
特殊工具
标准工具
技术数据
工作 液
更多信息
零件

拧紧力矩概述

用于 26 30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28 30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30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30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用于 30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31
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31
进气滤清器壳安装到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扭矩
3 Nm
用于 31
进气滤清器壳上部件连接到进气滤清器壳下部件上
拧紧扭矩
2 Nm
用于 31
导线支架安装到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扭矩
4.6 Nm
用于 32 45 46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用于 34 47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外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75
拧紧力矩
100 Nm
用于 34 47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内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110
拧紧力矩
100 Nm
用于 37
第二个前围装到未精加工的车身上
六角螺栓 M6x20
拧紧力矩
7,6 Nm
用于 37
第二个前围装到未精加工的车身上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用于 40
刮水臂安装到刮水器连杆上
组合六角螺母
拧紧力矩
35 Nm
用于 43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后部螺栓)
螺栓M10X85
拧紧扭矩
38 Nm
用于 43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前部螺栓)
螺栓M8X40
拧紧扭矩
19 Nm
用于 43
加强杆
螺栓 M8x25
拧紧力矩
19 Nm
用于 48
散热器格栅盖板安装到车身上
螺栓 M5
拧紧力矩
6 Nm
用于 53
护板安装到承梁/前桥架梁上
M12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00 Nm
旋转角
90 °
用于 53 54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用于 53 54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用于 53
承梁固定装置安装到车身上
M6X25
拧紧力矩
3.0 Nm
用于 54
前部护板安装到支架上
M6x20
拧紧扭矩
8 Nm

专用工具概述

0 493 441 (61 6 060)
起拔器
用于 13
GRSW6160-60
概述
应用 (万用刮水臂起拔器)用于从驱动轴上取下刮水臂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C3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10 99 (433)
组成部分
项号 BMW 订货号 更新,通过 名称 搭配
1 0 494 704 (61 6 061)
基体
2 0 494 705 (61 6 062)
(左/右爪)
3 0 494 706 (61 6 063)
主轴
4 0 494 707 (61 6 064)
压块
0 494 417 (17 0 100)
检测装置
用于 51
GRSW1701-00
概述
应用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密性检测。水箱密封盖的检测。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单独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07 02 (884)
组成部分
项号 BMW 订货号 更新,通过 名称 搭配
5 0 494 422 (17 0 105)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件 (锯齿螺纹)
10 0 494 427 (17 0 111)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R53/W11、R50/W17 替换适配器 17 0 052。
1 0 494 418 (17 0 101)
组件 8330 0494417 (170100) 的备件
2 0 494 419 (17 0 102)
软管
(带快速接头的软管)
3 0 494 420 (17 0 103)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件 (标准螺纹)
4 0 494 421 (17 0 104)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标准螺纹)
6 0 494 423 (17 0 106)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锯齿螺纹)
7 0 494 424 (17 0 107)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件 R50 / W10
8 0 494 425 (17 0 108)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R50 / W10
9 0 494 426 (17 0 109)
适配器
用于水箱接头 R53/W11、R50/W17,适配接口对应于 17 0 051
11 0 494 428 (17 0 112)
箱子
12 0 494 642 (17 0 113)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件 车型系列:E60、E61、E63、E64 售后服务信息编号:1 08 03 (988)
13 0 494 643 (17 0 114)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车型系列:E60、E61、E63、E64 售后服务信息编号:1 08 03 (988)
14 0 495 889 (17 0 115)
适配器
用于水箱密封盖 车型系列:N12, N14

概览:标准工具

技术数据概述

用于 51
冷却系统加注量(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3,8 l
消耗性材料:  技术上适用的防腐防冻剂
消耗性材料
技术上适用的防腐防冻剂
总成分组 17
用于 40
前窗玻璃上刮水器刮片的位置
刮水器刮片和前窗玻璃标记之间的距离
0
-5
+5
+
-
mm

概览:消耗材料

更多信息

维修手册 用于
17 00 ...   冷却系统上的维修工作提示 
25 27
17 00 ...   冷却系统的操作提示 
51
消耗材料 用于
主组 17 
51

零件

附加信息

17 51 002  
拆卸和安装或更换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一般信息
警告
热液体。
烫伤危险!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在车辆上执行作业。
注意
有害物质。
接触液体时存在健康危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技术信息
注意冷却系统维修操作的说明
更多信息参见:
总成分组 17
17 00 ... 冷却系统上的工作提示
技术信息
冷却液使用寿命期内的加注!
用过的冷却液不能再次使用。
在更换和拆卸指定冷却液起防腐作用的部件时,必须更换冷却液。清空并重新加注冷却系统。
进行其他排放部分量冷却液的拆卸作业时,应当添加新的冷却液。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技术信息
不允许 不使用 真空加注机进行加注(油壶加注)。
不按规定操作时有损坏部件或损坏发动机的危险。
必须 遵守加注规定。
加注过程完全结束前禁止车辆运行。否则可能造成功能限制(降级)或过热。
在冷却系统中更换部件后,或者重新加注冷却系统时,需要执行排气过程。
准备工作
1
拆卸前部机组防护板或者前部护板
技术信息
根据车辆装备,可能安装不同的型号。
类型 A:
松开螺栓(箭头)。
拆卸前部机组防护板 1
技术信息
固定部件以防滑落。
技术信息
无推力缓冲区不允许行驶。
类型 B:
松开螺栓(箭头)。
松开螺栓 1 2
取下前部护板 3
2
拆卸推力缓冲区
技术信息
无推力缓冲区不允许行驶。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松开门边装饰条 2 的螺栓 1
松开护板上底板饰件的全部螺栓 1
松开螺栓 3
松开螺栓 2
取下推力缓冲区 1
3
拆卸车前盖密封条
将车前盖密封条 1 小心地拔下并且拆下。
4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松开膨胀铆钉 1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5
拆卸散热器格栅盖板
松开螺栓 1
将散热器格栅盖板 1 在夹子 2 处松开。
将散热器格栅盖板 1 在区域 3 中的锁止凸耳上松脱并拆卸下来。
6
拆卸前悬挂托架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松脱盖板 1
松开螺栓 1 2
拆卸车顶撑杆 3
7
拆下左侧前悬挂托架
松开螺栓 1
不要松开螺栓 2 ,只是将谐振器从橡胶件中穿出。
拆卸车顶撑杆 3
8
拆下右侧前悬挂托架
松开螺栓 1
不要松开螺栓 2 ,只是将谐振器从橡胶件中穿出。
拆卸车顶撑杆 3
9
拆卸前部车盖锁拉线
将拉索架 1 在卡子 2 上松脱。
松开锁止凸耳 2 上的盖罩 1 并向前上方翻开。
取下牵引 1
将拉索架 2 与拉线一起取下。
10
拆卸前部横向连接件
松开螺栓 1 2
脱开插头连接 1
松开螺栓 1
抽出并拆卸前部横向连接 2
11
拆下集风罩
前提
点火开关已关闭。
将锁止件 1 朝箭头方向解锁。
松开并拔出插头 2
解锁夹子 2 并且将冷却液软管从风扇盖罩上松开。
解锁夹子 1 并且将冷却液软管从风扇盖罩上松开。
将夹子 2 从后窗玻璃上松开。
将锁止件 3 朝箭头方向解锁。
在拆卸风扇盖罩 1 的过程中,确保不要损坏冷却液管。
沿箭头方向抽出并拆下集风罩 1
12
排出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
警告
热液体。
烫伤危险!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在车辆上执行作业。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打开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液蒸发器上的密封盖 1
解锁冷却液软管 1 ,将其从附加冷却液泵 上拔下。
解锁冷却液软管 2 ,将其从附加冷却液泵 上拔下。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13
拆下两根刮水臂
有损坏危险
刮水器托架损坏。
在不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刮水臂时,刮水器托架可能会断裂。
只允许用所描述的专用工具拆下刮水臂。
不要 撬下刮水臂,否则刮水器托架可能会在用于行人保护的标准断裂位置断开。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 拆下刮水臂
拆下饰盖 1
松开螺母 2
将刮水臂 1 用专用工具 0 493 441 (61 6 060) 拔下。
14
拆卸后部发动机室的两个盖板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 拆卸后部发动机室盖板
将锁止件 1 转动90°。
取下盖板 3 并且在区域 2 拔下排液管。
15
拆下风窗框板盖板
从侧向开始向上拔下风窗框板盖板盖板 1
16
拆卸上部第二个前围
松开螺栓 1
松开螺栓 2
拆卸上部的第二个前围 3
17
拆卸车前盖密封条
将车前盖密封条 1 小心地拔下并且拆下。
18
拆卸前悬挂托架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松脱盖板 1
松开螺栓 1 2
拆卸车顶撑杆 3
19
拆下隔音板
有损坏危险
隔音板损坏。
拆卸时猛烈拉扯或在安装时过度用力会导致隔音盖板断裂。
小心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依次拆卸和安装球面轴颈上的快装连接器。
仅在温度为 >20 °C 时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在安装时只可以用蒸馏水作为辅助工具,不可以使用润滑剂。
类型 A:
向上松脱并取下隔音板 1
类型 B:
向上松脱并取下隔音板 1
20
拆卸车前盖密封条
将车前盖密封条 1 小心地拔下并且拆下。
21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松开膨胀铆钉 1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22
拆下右侧前悬挂托架
松开螺栓 1
不要松开螺栓 2 ,只是将谐振器从橡胶件中穿出。
拆卸车顶撑杆 3
23
拆下右侧进气滤清器壳
松开夹子(箭头)。
将导线支架 1 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松开。
松开螺栓 1
将导线支架 2 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松开。
沿虚线 1 松开螺栓。
拆下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2
拆下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松开进气消音器壳的夹子 2 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松开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将锁止件(箭头)解除联锁并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拔下进气管道 1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和纯空气管道中拔下并拆卸。
24
卸下整个或部分右侧节气门体
▶ 拆卸右侧节气门阀体
松开夹箍 1
松开螺栓  2
将电缆  3 从节气门阀体上松开。
规格 1:
松开节气门阀体下方的螺栓 1
将电缆从夹子 2 中松开。
规格 2:
将节气门体向上和橡胶支座 1 一起从销上拔下
将电缆从夹子 2 中松开。
解除联锁并拔下空气导管上的燃油箱排气管 1
解锁插头 2 并从节气门阀体上拔下。
松开螺栓 1
将节气门阀体从增压空气管 2 中拉出并拆卸。
▶ 拆下部分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右侧的节气门体
解锁插头 1 并从压力传感器上拔下。
将导线支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上拔下,然后置于一侧。
松开螺栓 1
将节气门体向上和橡胶支座 1 一起从销上拔下
从节气门体 1 支架上的夹子 2 上松开电缆。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1
松开夹子 2 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松开软管夹圈 3
松开螺栓 4
将燃油箱排气管 5 解锁并且拔下。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从橡胶支座上拔下,并将其置于一旁。
核心任务
25
拆下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有更多信息。
技术信息
冷却系统工作的相关提示是本维修手册的基础,请务必遵守。
更多信息参见:17 00 ... 冷却系统上的维修工作提示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松开螺栓 1
将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从进气集气箱上松开。
将冷却液软管 1 2 解除联锁并拔下。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拆下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26
安装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将冷却液软管 1 2 连接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并可听见联锁声音。
更新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在吸气装置上。
拧紧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27
拆下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有更多信息。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技术信息
冷却系统工作的相关提示是本维修手册的基础,请务必遵守。
更多信息参见:17 00 ... 冷却系统上的维修工作提示
松脱并拔下冷却液软管 1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松脱并拔下冷却液软管 1
将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2 抽出并且拆卸。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28
更换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松开螺栓 1
将节气门 3 连同支架 2 一起拆卸。
更换节气门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节气门 3 和支架 2 一起安装在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29
安装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将冷却液软管 1 连接到增压空气冷却器 2 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冷却液软管 1 连接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后续工作
30
装配或安装右侧节气门体
▶ 安装右侧节气门阀体
技术信息
在安装前必须清洁节气门和空气导管。
如果更新了节气门,则 不必 清洁节气门。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导管从节气门上拆下。
清洁空气导管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更换节气门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空气导管安装到节气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更新空气导管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节气门阀体导入增压空气管 2
将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夹箍 1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拧紧螺栓 2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将电缆 3 安装到节气门阀体上。
规格 1:
拧紧节气门阀体下方的螺栓 1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用夹子 2 固定电缆。
规格 2:
将节气门体和橡胶支座 1 固定。
用夹子 2 固定电缆。
将燃油箱排气管 1 连接到空气导管并听见其联锁。
将插头 2 插到节气门阀体上,并且可以听见其联锁。
▶ 安装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右侧的节气门体
更新进气收集器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插入增压空气管路中,并将它们定位在进气收集器上。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固定在橡胶支座中。
将插头连接 1 插在节气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电缆用夹子 2 固定在支架上。
拧紧软管夹圈 3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拧紧螺栓 4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连接燃油箱排气管 1 ,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电缆固定在节气门支架的夹子 2 上。
拧紧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2 的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将插头 1 插在压力传感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导线支架 2 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31
安装右侧进气消音器壳
将进气消音器壳 2 穿入纯空气管道并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旋入并拧紧螺栓 1
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连接进气管道 1 与进气消音器壳并联锁锁止件(箭头)。
紧固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进气滤清器壳安装到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扭矩
3 Nm
插上插头 1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用夹子 2 将电缆固定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清洁内部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安装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安装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沿虚线拧紧螺栓 1
进气滤清器壳上部件连接到进气滤清器壳下部件上
拧紧扭矩
2 Nm
将导线支架 2 安装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螺栓 1
导线支架安装到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扭矩
4.6 Nm
将导线支架 1 安装在进气消音器壳上并用夹子(箭头)固定。
32
安装右侧车顶撑杆。
定位车顶撑杆 3
在螺栓 2 橡胶件上穿入谐振器。
拧紧螺栓 1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33
安装隔音板
有损坏危险
隔音板损坏。
拆卸时猛烈拉扯或在安装时过度用力会导致隔音盖板断裂。
小心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依次拆卸和安装球面轴颈上的快装连接器。
仅在温度为 >20 °C 时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在安装时只可以用蒸馏水作为辅助工具,不可以使用润滑剂。
类型 A:
定位并嵌入隔音盖板 1
类型 B:
定位并嵌入隔音盖板 1
34
安装车顶撑杆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定位车顶撑杆 3
拧紧螺栓 2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外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75
拧紧力矩
100 Nm
拧紧螺栓 1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内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110
拧紧力矩
100 Nm
定位并且嵌入盖板 1
35
安装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定位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固定膨胀铆钉 1
36
安装车前盖密封条
定位并且按压车前盖密封条 1
37
安装第二个上部前围
定位上部的第二个前围 3
拧紧螺栓 2
第二个前围装到未精加工的车身上
六角螺栓 M6x20
拧紧力矩
7,6 Nm
拧紧螺栓 1
第二个前围装到未精加工的车身上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38
安装风窗框板盖板
检查刮水器轴套管 1 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
注意套管 1 在刮水器轴上处于正确位置。
从侧门开始将风窗框板盖板 1 压入上部密封唇。
39
安装后部发动机室的两个盖板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 安装后部发动机室盖板
将排液管在区域 2 中插上并且将后部发动机室的饰盖 3 定位。
将锁止件 1 转动90°。
40
安装两个刮水臂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 安装刮水臂
有损坏危险
刮水器托架损坏。
在不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刮水臂时,刮水器托架可能会断裂。
只允许用所描述的专用工具拆下刮水臂。
不要 撬下刮水臂,否则刮水器托架可能会在用于行人保护的标准断裂位置断开。
技术信息
在装配刮水臂前,通过按下转向柱开关置于正确的转向位置。
将刮水臂 1 插在刮水器轴 2 上。
将刮水臂 1 及刮水器刮片正确地定位至前窗玻璃上的标记 2 处。
必须遵守刮水器刮片和标记 2 之间允许的间距。
前窗玻璃上刮水器刮片的位置
刮水器刮片和前窗玻璃标记之间的距离
0
-5
+5
+
-
mm
拧紧螺母 2
刮水臂安装到刮水器连杆上
组合六角螺母
拧紧力矩
35 Nm
放上饰盖 1
41
连接冷却液软管和附加冷却液泵
将冷却液软管 1 2 与附加冷却液泵连接,并能听到联锁的声音。
42
安装集风罩
注意安装风扇盖罩 1 时不得损坏冷却液管。
沿箭头方向插入并安装集风罩 1
将冷却液管固定到夹子 1 上。
将电缆 固定到夹子 2 上。
将锁止件 3 朝箭头方向锁定。
在夹子 3 上固定冷却液管。
插上插头 2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将锁止件 1 朝箭头方向锁定。
43
安装前部横向连接
穿入并定位前部横向连接 2
拧紧螺栓 1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后部螺栓)
螺栓M10X85
拧紧扭矩
38 Nm
拧紧螺栓 1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前部螺栓)
螺栓M8X40
拧紧扭矩
19 Nm
拧紧螺栓 2
加强杆
螺栓 M8x25
拧紧力矩
19 Nm
连接插头连接 1
44
安装前部车盖锁拉线
将拉索架 2 连同牵引一起安装。
嵌入牵引 1
合上盖罩 2 ,将其嵌入锁止凸耳 3
将拉索架 1 嵌入车身。
45
安装右侧车顶撑杆。
定位车顶撑杆 3
在螺栓 2 橡胶件上穿入谐振器。
拧紧螺栓 1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46
安装左侧车顶撑杆
定位车顶撑杆 3
将谐振器穿入螺栓橡胶 2 中。
拧紧螺栓 1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47
安装车顶撑杆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定位车顶撑杆 3
拧紧螺栓 2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外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75
拧紧力矩
100 Nm
拧紧螺栓 1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内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110
拧紧力矩
100 Nm
定位并且嵌入盖板 1
48
安装散热器格栅盖板
检查区域 1 的锁止凸耳和区域 2 的夹子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
定位散热器格栅盖板 1 并在区域 3 的锁止凸耳上嵌入。
将散热器格栅盖板 1 嵌入夹子 2
拧紧螺栓 1
散热器格栅盖板安装到车身上
螺栓 M5
拧紧力矩
6 Nm
49
安装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定位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固定膨胀铆钉 1
50
安装车前盖密封条
定位并且按压车前盖密封条 1
51
用真空加注机加注低温冷却系统冷却循环
有更多信息。
前提
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蒸发器必须是空的。真空加注机的液体容器中必须有足够预混合冷却液,比针对该车辆规定的加注量多 1 升 2 升 。真空加注机的液体容器必须定位在与冷却液蒸发器相同的高度上。必须存在带 6 巴 压力的压缩空气接口。点火开关已关闭。 
技术信息
注意冷却系统维修操作的说明
更多信息参见:
总成分组 17
17 00 ... 冷却系统上的工作提示
技术信息
冷却液使用寿命期内的加注!
用过的冷却液不能再次使用。
在更换和拆卸指定冷却液起防腐作用的部件时,必须更换冷却液。清空并重新加注冷却系统。
进行其他排放部分量冷却液的拆卸作业时,应当添加新的冷却液。
技术信息
不允许 不使用 真空加注机进行加注(油壶加注)。
不按规定操作时有损坏部件或损坏发动机的危险。
必须 遵守加注规定。
加注过程完全结束前禁止车辆运行。否则可能造成功能限制(降级)或过热。
在冷却系统中更换部件后,或者重新加注冷却系统时,需要执行排气过程。
技术信息
必须确保在用真空加注机加注前已关闭点火开关(总线端 KL15)。
▶ 注意冷却液类型
真空加注机容器中的冷却液
选择正确的冷却液加注。
原则上应给车辆加注出厂时交付的冷却液。
1
G48(蓝色)(BMW LC-87)
  不得 与 i3 Coolant 或 G30 MINI 柴油 W16 混合使用。
2
i3 Coolant(蓝色)(BMW LC-13)
仅用于 i3 加热循环回路。i3 Coolant 不得 注入其它冷却液循环中或与其它冷却液混合使用。
3
HT12(粉色)(BMW LC-18)
不得 与 i3 Coolant 或 G30 MINI 柴油 W16 混合使用。
4
HT12(绿色)(BMW LC-18)
不得 与 i3 Coolant 或 G30 MINI 柴油 W16 混合使用。
5
G30(粉色)(BMW LC-07)
只允许用于 MINI 柴油 W16 。G30 不得 注入其他冷却液循环中或与其他冷却液混合使用。
有损坏危险
高电压车辆的发动机或者组件损坏
使用不正确的冷却液可能会导致冷却液循环中发生锈蚀或者凝胶化。
针对特殊车辆只能使用获得批准的冷却液。
只能为车辆加注出厂时交付的冷却液。
只能混合兼容的冷却液。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冷却液是否兼容。
只能通过零件号码选择合适的冷却液。
打开低温冷却液膨胀箱的盖罩 1
从专用工具组 0 494 417 (17 0 100) 选择合适的适配接口 (Y):
型号
发动机
中的适配接口 (Y 型) 17 0 100
RR11 / RR12 / RR21 / RR22 / RR31
N74B68U2 / N74B68M2
17 0 109
用多于车辆规定的加注量 1 - 2 升 的冷却液加注真空加注机容器。
冷却系统加注量(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3,8 l
消耗性材料:  技术上适用的防腐防冻剂
消耗性材料
技术上适用的防腐防冻剂
总成分组 17
将所选适配接口 Y 连接至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膨胀罐。
将真空加注机连接在适配接口的接头 X 上。
关闭真空加注机的单向阀 A B X 是冷却液膨胀罐上的接头。 1
X 是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冷却液膨胀罐上的接口。
将文丘里喷嘴 1 连接至真空加注设备 2
X 是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冷却液膨胀罐上的接口。
连接压缩空气 1
X 是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冷却液膨胀罐上的接口。
打开单向阀 B
文丘里喷嘴产生流动噪音。
打开单向阀 A ,直至加注软管 1 加满并且不再有气泡。
再次关闭单向阀 A
加注软管 1 已完成排气。
检查冷却液软管是否出现渗透,必要时更换渗透性的冷却液软管。
技术信息
在建立真空时,冷却液软管将缩成一团。
在冷却液循环中的真空达到 -0.7 至 -0.95 bar 后(持续时间约 2 分钟 ),关闭单向阀 B
检查单向阀 A B 是否已关闭。
脱开文丘里喷嘴 1
检查
冷却循环中的真空必须至少保持 30 秒
结果
真空下降。
措施
查找泄漏,修理,从前部开始加注过程。
检查
冷却循环中的真空必须至少保持 30 秒
结果
真空保持恒定。
措施
继续加注。
在加注过程中保持单向阀 B 关闭。
为了加注冷却系统,将连至真空加注机液体容器的单向阀 A 打开。
如果压力表的指针指向 0 巴 ,或不再下降,便说明加注过程结束。
必要时排出剩余的真空,打开单向阀 B
将真空加注机及适配接口从冷却液蒸发器上拆下。
补充冷却液液位至最大标记。
用真空加注机加注冷却系统后,另外还需执行冷却系统排气程序。
52
为低温冷却系统冷却循环排气
技术信息
启动自动的冷却系统排气程序之前必须注意, 两个冷却循环 已加注 。因为冷却系统排气程序会为两个冷却循环自动同时启动。如果在冷却循环为空时启动冷却系统排气程序,则存在电动冷却液泵在干运行时受损的危险。
针对排气过程必须确保总线端 Kl. 15 未关闭。 打开近光灯和闪烁报警灯。如果近光灯和闪烁报警灯未打开,则点火开关(总线端Kl. 15)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关闭并且中断排气过程。
技术信息
不允许 不使用 真空加注机进行加注(油壶加注)。
不按规定操作时有损坏部件或损坏发动机的危险。
必须 遵守加注规定。
加注过程完全结束前禁止车辆运行。否则可能造成功能限制(降级)或过热。
在冷却系统中更换部件后,或者重新加注冷却系统时,需要执行排气过程。
关闭冷却液蒸发器(低温冷却系统冷却循环)的盖罩 1
连接蓄电池充电器。
打开车辆点火开关。
将加热装置的风扇调到最低档。
将加热调节器调到最高温度。
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并保持 15 秒
启动自动冷却系统排气程序。
大约 11 分钟 后,冷却系统排气程序自动结束(电动冷却液泵关闭)。
打开冷却液蒸发器的盖罩 1 并将冷却液液位调整到最大标记处。
关闭冷却液蒸发器上的盖罩 1
53
安装推力缓冲区
更新螺栓 2 3
零件: 螺丝
将推力缓冲区 1 定位。
拧紧螺栓 2
护板安装到承梁/前桥架梁上
M12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00 Nm
旋转角
90 °
拧紧螺栓 3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拧紧护板上的底板饰件螺栓 1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拧紧门边装饰条 1 的螺栓 2
承梁固定装置安装到车身上
M6X25
拧紧力矩
3.0 Nm
54
安装前部机组防护板或者前部护板
技术信息
根据车辆装备,可能安装不同的型号。
类型 A:
定位前机组防护板 1
拧紧螺栓(箭头)。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类型 B:
定位前部护板 3
更新螺栓 1
零件: 螺栓
放上螺栓 1 2
拧紧螺栓 2
前部护板安装到支架上
M6x20
拧紧扭矩
8 Nm
拧紧螺栓 1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拧紧螺栓 (箭头)。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