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006  
拆卸和安装或密封右气缸盖罩

工作概述

附加信息

维修手册
拧紧力矩
特殊工具
标准工具
技术数据
工作 液
更多信息
零件

拧紧力矩概述

用于 35 41
专用工具 2 447 480 装到气缸盖上
M6
拧紧扭矩
8 Nm
用于 38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扭矩
8 Nm
用于 38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力矩
8 Nm
用于 38
单向阀装到气缸盖罩上
M6x18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39
右侧气缸盖罩安装在气缸盖上
M6x30
按照 1 至 24 的顺序拧紧所有的螺栓。
10 Nm
M6x40
按照 1 至 24 的顺序拧紧所有的螺栓。
10 Nm
用于 39
油尺导管安装在气缸盖罩上
M8
18 Nm
用于 40
冷却液进流管路装到气缸盖罩上
M6x16
10 Nm
用于 41
气缸盖罩固定在气缸盖上
M6x30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41
压紧装置固定到气缸盖上
M7
拧紧扭矩
13 Nm
用于 41 46
高压油管安装到喷油嘴/油轨上
M12
拧紧扭矩
25 Nm
用于 42
电缆盒安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42
点火线圈接地导线
M5
拧紧扭矩
4.6 Nm
用于 43
DME 控制单元盖板安装到 DME 控制单元支架上
拧紧扭矩
2.5 Nm
用于 44
高压泵安装到气缸盖上
M6x20
更换螺栓。
拧紧力矩
12 Nm
旋转角
90 °
用于 45
高压油轨安装到气缸盖上
M7x16
拧紧扭矩
13 Nm
用于 47
高压油管安装到高压泵/油轨上
M14
拧紧扭矩
30 Nm
用于 49
增压空气管安装到废气涡轮增压器上
M6x16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50
上部纯空气管道安装到下部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力矩
3 Nm
用于 52
吸气装置装到进气管上 M6 T30
M6x25
10 Nm
用于 52
标准螺栓连接M6
M6
拧紧扭矩
8 Nm
用于 53
燃油供油管安装到高压泵上
M14
接合力矩
10 Nm
拧紧力矩
30 Nm
用于 53
燃油供油管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x1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57 60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58 61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58 6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58 61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用于 58 61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用于 58 6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59 62
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用于 59 62
进气滤清器壳安装到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扭矩
3 Nm
用于 59 62
进气滤清器壳上部件连接到进气滤清器壳下部件上
拧紧扭矩
2 Nm
用于 59 62
导线支架安装到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扭矩
4.6 Nm
用于 61
燃油箱排气管装到吸气装置上
热塑性塑料半圆头埋头螺钉
拧紧力矩
3 Nm
用于 65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后部螺栓)
螺栓M10X85
拧紧扭矩
38 Nm
用于 65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前部螺栓)
螺栓M8X40
拧紧扭矩
19 Nm
用于 65
加强杆
螺栓 M8x25
拧紧力矩
19 Nm
用于 67 68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用于 72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外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75
拧紧力矩
100 Nm
用于 72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内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110
拧紧力矩
100 Nm
用于 73
护板安装到承梁/前桥架梁上
M12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00 Nm
旋转角
90 °
用于 73 74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用于 73 74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用于 73
承梁固定装置安装到车身上
M6X25
拧紧力矩
3.0 Nm
用于 74
前部护板安装到支架上
M6x20
拧紧扭矩
8 Nm

专用工具概述

0 496 565 (13 5 160)
锁止件
用于 23 53
GRSW1351-60
概述
应用 (锁止件(2 个))用于在拆卸和安装发动机时关闭燃油管路。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B26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22 08 (498)
组成部分
项号 BMW 订货号 更新,通过 名称 搭配
1 0 496 567 (13 5 161)
锁止件
(锁止件 (2 件)) 用于锁止插塞连接,取消,只能订购工具套件
2 0 496 568 (13 5 162)
锁止件
(锁止件(2 个)),用于关闭燃油管路 取消,只能通过完整工具预定
0 496 646 (11 4 410)
套筒扳手
用于 24 52
GRSW1144-10
概述
应用 T30 长型,用于拆卸和安装双级可变进气系统。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A27 B27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31 09 (604)
0 496 885 (13 0 320)
夹具
用于 35
GRSW1303-20
概述
应用 用于拆卸和安装喷油嘴。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A29
更新,通过
搭配 13 0 270 = 0496669
83300496669
维修信息号 01 05 11 (692)
2 447 480
接口板
用于 35 41
GRSW-2447480
概述
应用 用于拆卸和安装喷油嘴。轮廓图形剪影膜包含在供货范围内。有关轮廓图形剪影膜的其他信息可在售后服务信息 00 22 13 (969) 中查阅。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A6
更新,通过
搭配 0496885
83300496885
维修信息号 01 04 17 (483)
2 452 959
钳子
用于 41
GRSW-2452959
概述
应用 用于拆卸喷油嘴 HDEV5 和 HDEV6 上的PTFE密封环。替换0495757 (专用工具号码 13 0 191). 轮廓图像阴影膜包含在供货范围中。有关轮廓图像阴影膜的其它信息请参见售后服务信息 00 22 13 (969)。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A5 B5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07 17 (487)
2 448 401
装配辅助工具
用于 41
GRSW-2448401
概述
应用 用于在喷油嘴上安装 PTFE 密封环。轮廓图形剪影膜包含在供货范围内。有关轮廓图形剪影膜的其他信息可在售后服务信息 00 22 13 (969) 中查阅。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C55 C56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07 17 (487)
0 496 371 (13 0 160)
套筒扳手及接头
用于 46
GRSW1301-60
概述
应用 用于松开或拧紧喷油嘴上燃油管路的螺栓连接。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B25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20 08 (490)
组成部分
项号 BMW 订货号 更新,通过 名称 搭配
1 0 496 479 (13 0 161)
扳手开口度 的套筒扳手
(套筒扳手 SW14 敞开)--> 仅可组合 13 0 160 (0496371) 订购。
2 0 496 480 (13 0 162)
适配接头
(适配接口 SW15)--> 仅可组合 13 0 160 (0496371) 订购。
2 296 872
磁铁
用于 49
GRSW-2296872
概述
应用 用于磁化和消磁金属工具。
包含在工具/组件中
存放位置 A5
更新,通过
搭配
维修信息号 01 31 11 (769)

概览:标准工具

技术数据概述

概览:消耗材料

更多信息

一般维修提示 用于
11 00 ...   耗材概述(计算机管理零件目录 EPC) 
39
维修手册 用于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拆下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插件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断开和连接蓄电池负极导线(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20 900   连接和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 
1 75
61 35 ...   有关 ESD 保护的提示 (静电放电) 
33
61 35 ...   有关 ESD 保护的提示 (静电放电) 
33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低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给冷却系统排气 (B36, B38, B46, B48) 
76
17 00 039   给冷却系统排气 (B37, B47)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用真空加注机对高温冷却系统进行排气和加注 (B48)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76
17 00 016   排放和加注驱动装置冷却液循环 \PREMIUM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高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高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高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高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高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40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低温冷却液循环)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09   用专用工具检查冷却系统的水密性(使用检测装置) 
76
17 00 009   用专用工具检查冷却系统的水密性(使用检测装置)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17 00 008   排放和添加高温回路的冷却液 
76
17 00 039   对冷却系统排气并用专用工具检查水密性 
76

零件

附加信息

11 12 006  
拆卸和安装或密封右气缸盖罩
一般信息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警告
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
火灾危险!有爆炸危险!
当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时,注意确保工作场地足够的通风,例如借助抽吸。
导线敞开和接口密封闭合;将可能溢出的燃油直接于出口处接住。
禁止有明火和烟雾。
警告
接触危险液体。
对健康有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注意
松开高压管路时燃油可能高速喷出。
受伤危险!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执行安装工作前,让冷却系统冷却至 40 °C 以下。
注意气缸盖罩上的警告牌。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准备工作
1
断开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有更多信息。
参见更多信息。
2
拆卸前部机组防护板或者前部护板
技术信息
根据车辆装备,可能安装不同的型号。
类型 A:
松开螺栓(箭头)。
拆卸前部机组防护板 1
技术信息
固定部件以防滑落。
技术信息
无推力缓冲区不允许行驶。
类型 B:
松开螺栓(箭头)。
松开螺栓 1 2
取下前部护板 3
3
拆卸推力缓冲区
技术信息
无推力缓冲区不允许行驶。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松开门边装饰条 2 的螺栓 1
松开护板上底板饰件的全部螺栓 1
松开螺栓 3
松开螺栓 2
取下推力缓冲区 1
4
拆卸前悬挂托架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松脱盖板 1
松开螺栓 1 2
拆卸车顶撑杆 3
5
拆下隔音板
有损坏危险
隔音板损坏。
拆卸时猛烈拉扯或在安装时过度用力会导致隔音盖板断裂。
小心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依次拆卸和安装球面轴颈上的快装连接器。
仅在温度为 >20 °C 时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在安装时只可以用蒸馏水作为辅助工具,不可以使用润滑剂。
类型 A:
向上松脱并取下隔音板 1
类型 B:
向上松脱并取下隔音板 1
6
拆卸车前盖密封条
将车前盖密封条 1 小心地拔下并且拆下。
7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松开膨胀铆钉 1
拆卸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8
拆下左侧前悬挂托架
松开螺栓 1
不要松开螺栓 2 ,只是将谐振器从橡胶件中穿出。
拆卸车顶撑杆 3
9
拆下右侧前悬挂托架
松开螺栓 1
不要松开螺栓 2 ,只是将谐振器从橡胶件中穿出。
拆卸车顶撑杆 3
10
拆卸前部车盖锁拉线
将拉索架 1 在卡子 2 上松脱。
松开锁止凸耳 2 上的盖罩 1 并向前上方翻开。
取下牵引 1
将拉索架 2 与拉线一起取下。
11
拆卸前部横向连接件
松开螺栓 1 2
脱开插头连接 1
松开螺栓 1
抽出并拆卸前部横向连接 2
12
拆下集风罩
前提
点火开关已关闭。
将锁止件 1 朝箭头方向解锁。
松开并拔出插头 2
解锁夹子 2 并且将冷却液软管从风扇盖罩上松开。
解锁夹子 1 并且将冷却液软管从风扇盖罩上松开。
将夹子 2 从后窗玻璃上松开。
将锁止件 3 朝箭头方向解锁。
在拆卸风扇盖罩 1 的过程中,确保不要损坏冷却液管。
沿箭头方向抽出并拆下集风罩 1
13
排放冷却液
警告
热液体。
烫伤危险!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在车辆上执行作业。
注意
有害物质。
接触液体时存在健康危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打开冷却液蒸发器上的盖罩 1
将冷却液软管 1 解锁并从水箱上拔下。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将冷却液软管 1 解锁并从水箱上拔下。
盛放并妥善处理排出的冷却液。
14
拆下左侧进气滤清器壳
前提
点火开关已关闭。
解锁锁止件 1 2 ,并拔下燃油箱排气管 3
抽出并拆卸燃油箱排气管 3
松开螺栓 1
将导线支架 2 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松开。
沿虚线 1 松开螺栓。
拆下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2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松开进气消音器壳的夹子 2 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松开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拆下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将锁止件(箭头)解除联锁并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拔下进气管道 1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和纯空气管道中拔下并拆卸。
15
卸下整个或部分左侧节气门体
▶ 拆卸左侧节气门壳体 。
将导线 从支架 1 中松脱。
松脱导线支架 2
松开螺栓  1
拔下燃油箱排气管 2
松开软管夹圈 1
规格 1:
松开螺栓 1 2
将节气门体 3 与空气道 4 向上拔下。
规格 2:
松开螺栓 1
松开螺栓  2
将节气门体 4 向上和橡胶支座 3 一起从销上拔下。
沿箭头方向向上拔下节气门体 4 与空气道 5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1
拆卸节气门体 2 与空气道。
▶ 拆下部分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左侧的节气门体
解锁插头 1 并从压力传感器上拔下。
将导线支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上拔下,然后置于一侧。
将燃油箱排气管 1 解锁并且拔下。
将导线从支架 2 中松脱。
松开软管夹圈 1
松开夹子2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3
松开螺栓 1
松开螺栓 1
将左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 3 与节气门体一起从橡胶支座 2 上拔下,并将其置于一旁。
16
部分松开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松开螺栓 1
将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置于一侧,并且必要时用合适的工具固定。
17
拆下右侧进气滤清器壳
松开夹子(箭头)。
将导线支架 1 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松开。
松开螺栓 1
将导线支架 2 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松开。
沿虚线 1 松开螺栓。
拆下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2
拆下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松开进气消音器壳的夹子 2 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松开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将锁止件(箭头)解除联锁并从进气消音器壳上拔下进气管道 1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和纯空气管道中拔下并拆卸。
18
卸下整个或部分右侧节气门体
▶ 拆卸右侧节气门阀体
松开夹箍 1
松开螺栓  2
将电缆  3 从节气门阀体上松开。
规格 1:
松开节气门阀体下方的螺栓 1
将电缆从夹子 2 中松开。
规格 2:
将节气门体向上和橡胶支座 1 一起从销上拔下
将电缆从夹子 2 中松开。
解除联锁并拔下空气导管上的燃油箱排气管 1
解锁插头 2 并从节气门阀体上拔下。
松开螺栓 1
将节气门阀体从增压空气管 2 中拉出并拆卸。
▶ 拆下部分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右侧的节气门体
解锁插头 1 并从压力传感器上拔下。
将导线支架 2 向上从橡胶支座上拔下,然后置于一侧。
松开螺栓 1
将节气门体向上和橡胶支座 1 一起从销上拔下
从节气门体 1 支架上的夹子 2 上松开电缆。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1
松开夹子 2 并将电缆置于一侧。
松开软管夹圈 3
松开螺栓 4
将燃油箱排气管 5 解锁并且拔下。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从橡胶支座上拔下,并将其置于一旁。
19
部分松开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松开螺栓 1
将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置于一侧,并且必要时用合适的工具固定。
20
拆卸进气装置上的发动机排气管
解锁锁止件 1 并将发动机排气管从进气收集器上拔下。
解锁锁止件 2 并将发动机排气管从曲轴箱通风阀门上拔下。
拆卸发动机通风管道 3
21
拆卸燃油箱排气管
解锁左侧燃油箱排气管的锁止件 1
将燃油箱排气管 2 从油箱排气阀上松开并拔下。
解锁右侧燃油箱排气管的锁止件 1
将燃油箱排气管 2 从油箱排气阀上松开并拔下。
松开燃油箱排气管上的锁止件 1
拆下燃油箱排气管 2
22
拆卸右侧燃油箱排气管
松开夹箍 2
从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单向阀上拔下燃油箱排气管 3
将锁止件 1 解除联锁并拔下燃油箱排气管 3
抽出并拆卸燃油箱排气管 3
23
拆下燃油进油管路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警告
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
火灾危险!有爆炸危险!
当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时,注意确保工作场地足够的通风,例如借助抽吸。
导线敞开和接口密封闭合;将可能溢出的燃油直接于出口处接住。
禁止有明火和烟雾。
警告
接触危险液体。
对健康有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有损坏危险
点火线圈损坏。
点火线圈的硅胶软管不得被燃油污染,否则会导致点火线圈失灵。
在燃油系统上进行作业时,用合适的物品覆盖点火线圈,必要时拆卸。
不要给火花塞插头的硅胶软管上油或上油脂。 使用辅料或安装剂 (比如硅喷剂、橡胶保护剂、除锈剂等)。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拆卸防松环 1
解锁燃油供油管的燃油管路 2 并拔下。
用专用工具 0 496 565 (13 5 160) 封闭燃油管路和燃油供油管。
松开高压泵上的螺母 1
松开螺栓 2
松开螺栓 3
松开螺栓 4
抽出并拆卸燃油供油管 5
24
拆下进气集气箱
脱开气缸列 2 增压压力传感器上的插头连接 1
脱开气缸列 1 增压压力传感器上的插头连接 2
将导线支架 1 向上从固定装置中松开并置于一侧。
将导线支架 1 置于一侧。
松开燃油管路支架上的螺栓 1
松开真空管路支架上的螺栓 1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解锁燃油箱排气管 2 并从燃油箱排气阀 3 上拔下。
将燃油箱排气阀 3 从支架中拆下。
解锁燃油箱排气管 1 并从燃油箱排气阀 上拔下。
解锁并拔下燃油箱排气阀的插头 2
将燃油箱排气阀 3 从支架上拔下。
将所有螺栓 1 通过开口 (箭头) 用专用工具 0 496 646 (11 4 410) 松开。
将锁止件解除联锁 1
将发动机排气管从进气收集器 2 上拔下。
抽出并拆下进气集气箱 2
25
拆卸右侧空气导管
▶ 拆卸右侧谐振器
将谐振器 1 朝箭头方向旋转 45 度,并且向上拆卸。
解除联锁空气导管 1 上左侧和右侧的锁止件。
从进气道上拔下空气导管 1 ,然后向后拆下。
26
拆卸右侧上部纯空气管道
松开夹箍 1
拆卸右侧纯空气管道 2
27
拆卸右侧增压空气管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1
将导线支架 2 从增压空气引导系统 4 上松脱。
松开螺栓 3
向上抽出并拆卸增压空气引导系统 4
28
拆下所有右侧点火线圈
▶ 拆下点火线圈
警告
高温表面。
有烫伤危险!
只有当部件已冷却时,才能执行所有维修工作。
有损坏危险
点火线圈损坏。
点火线圈的硅胶软管不得被燃油污染,否则会导致点火线圈失灵。
在燃油系统上进行作业时,用合适的物品覆盖点火线圈,必要时拆卸。
不要给火花塞插头的硅胶软管上油或上油脂。 使用辅料或安装剂 (比如硅喷剂、橡胶保护剂、除锈剂等)。
打开点火线圈 2 上的锁止件 1
解除联锁并脱开插头连接 3
将点火线圈 1 缓慢地向上拉出,不要猛然拉出。
猛然拉出点火线圈 1 会将硅树脂软管扯断。
29
拆卸高压泵和油轨之间的右侧高压管路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警告
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
火灾危险!有爆炸危险!
当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时,注意确保工作场地足够的通风,例如借助抽吸。
导线敞开和接口密封闭合;将可能溢出的燃油直接于出口处接住。
禁止有明火和烟雾。
警告
接触危险液体。
对健康有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有损坏危险
点火线圈损坏。
点火线圈的硅胶软管不得被燃油污染,否则会导致点火线圈失灵。
在燃油系统上进行作业时,用合适的物品覆盖点火线圈,必要时拆卸。
不要给火花塞插头的硅胶软管上油或上油脂。 使用辅料或安装剂 (比如硅喷剂、橡胶保护剂、除锈剂等)。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松开高压泵的螺母 1
松开油轨上的螺母 2
拆下高压管路。
30
拆卸油轨和喷油嘴之间的所有右侧高压油管
▶ 拆卸油轨和喷油嘴之间的所有高压管路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警告
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
火灾危险!有爆炸危险!
当对燃油系统执行维修工作时,注意确保工作场地足够的通风,例如借助抽吸。
导线敞开和接口密封闭合;将可能溢出的燃油直接于出口处接住。
禁止有明火和烟雾。
警告
接触危险液体。
对健康有害!
注意并遵守容器上的安全提示。
只有当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时,才允许执行维修工作。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有损坏危险
点火线圈损坏。
点火线圈的硅胶软管不得被燃油污染,否则会导致点火线圈失灵。
在燃油系统上进行作业时,用合适的物品覆盖点火线圈,必要时拆卸。
不要给火花塞插头的硅胶软管上油或上油脂。 使用辅料或安装剂 (比如硅喷剂、橡胶保护剂、除锈剂等)。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注意
该描述只用于一个部件。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松开喷油嘴上的螺母 1
松开油轨上的螺母 2
拆下高压管路 3
31
拆卸右侧油轨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松开并拔出插头 3
松开螺栓 1
拆卸油轨 2
32
拆下右侧高压泵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技术信息
高压泵通过活塞回程弹簧预张紧,拆卸高压泵时必须交替拧出螺栓(不要歪斜)。
安装高压泵前,将高压泵驱动装置的凸轮转到下止点处。 
必要时操作曲轴的中心螺栓,沿发动机旋转方向转动发动机,否则高压泵的活塞可能断裂。
松开螺栓 2
拆卸高压泵 3
33
脱开 DME 控制单元和集成供电模块 (PDM) 的所有插头
有更多信息。
前提
蓄电池负极导线已断开。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有损坏危险
静电放电。
电气组件损坏或毁坏。
直至安装前,电气组件的原包装不得损坏。如需寄回,也只允许使用原包装。已拆卸的部件应立即进行包装。
注意关于使用相应专用工具 12 7 060 的用户提示。
只能接触电气元件的壳体。不得直接接触线脚和插座!
穿上绝缘服和防静电鞋(带 ESD 标志)。
更多信息参见:61 35 ... ESD 保护(静电放电)提示
61 35 ...   有关 ESD 保护的提示 (静电放电) 
技术信息
如果拔下控制单元,则可能导致故障记录和功能限制。必须读取故障记录,必要时删除这些故障记录。
松开螺栓 1
拆卸盖板 2
将所有插头 1 从气缸 1 至 6 的 DME 控制单元上解锁并且从前朝后脱开。
将所有插头 1 从气缸 7 至 12 的 DME 控制单元上解锁并且从前朝后脱开。
将所有插头 1 从集成供电模块 (PDM) 上解锁并且脱开。
从控制单元支架上松开所有电缆束并置于一侧。
34
将车辆电缆束从右侧气缸盖罩上部分松开
有损坏危险
DME 功能异常或失灵。
未用螺栓拧紧的接地点可能导致 DME 功能异常或失灵。
重新用螺栓拧紧电缆盒的所有螺栓点。一些螺栓点也是接地点。
松开并拔出插头 1
松开导线扎带 2
将电线束从支架 3 中松开并置于一侧。
注意
附图是示例性的。可能出现细节偏差。
解锁并拔下喷油嘴上的插头 2 时,使用一个小的平头螺丝起子 1
将锁止件用小的平头螺丝起子 1  沿箭头方向解除联锁。将插头外壳上的插头 2 从喷油嘴上拔下。
注意
该描述只用于一个部件。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解除联锁并拔下喷油嘴的插头 1
松开螺母 2 并拆卸接地导线。
松开螺栓 1
解除联锁并拔下高压泵的插头 3
将电线束 2 从气缸盖罩上松开并置于一侧。
35
拆下喷油嘴
有损坏危险
喷油嘴损坏。
过大的作用力可能会损坏喷油嘴,从而必须更换喷油嘴。
用最大 13 Nm  的扭力运动扭转喷油嘴。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注意
该描述只用于一个部件。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注意
为了更清楚概览:图示为已拆卸的发动机。
松开螺栓  1
拆卸压紧装置 2
将喷油嘴向上从气缸盖中拉出并拆卸。
技术信息
如果拆卸多个喷油嘴,则必须确保将每个喷油嘴重新安装到其原来的安装位置(气缸)。 标记喷油嘴。
请标记喷油嘴。
技术信息
为了在拉出固定喷油嘴时不超过最大拉力 2000 N :使用专用工具 2 447 480!使用正确调整的扭力扳手,配合专用工具 2 447 480,将确保喷油嘴上的最大拉力不超过 2000 N
如果扭力扳手在拉出喷油嘴时咔咔响,则必须更新喷油嘴。
从专用工具 0 496 885 (13 0 320) 中旋出拉伸螺纹 1
技术信息
套管螺纹 属于左旋螺纹。
将拉伸螺纹 1 从专用工具 0 496 885 (13 0 320) 旋入专用工具 2 447 480 中。
在使用专用工具 2 447 480 前略微给拉伸螺纹 1 上油并完全旋出。
根据安装的喷油嘴选择螺纹套筒 2
注意
附图是示例性的。可能出现细节偏差。
松开气缸盖罩的螺栓 1
选择螺纹套筒和螺栓 1 孔。
使用合适的螺纹套筒将专用工具 2 447 480  安放到喷油嘴安装孔上。
将螺栓 1 2 旋入至喷油嘴安装孔中一定螺距。
旋入拉伸螺纹 3 ,直至螺纹套筒 4 旋到喷油嘴上。
将螺纹套筒 4 旋到喷油嘴上并拧紧。
拧紧螺栓 2 3
专用工具 2 447 480 装到气缸盖上
M6
拧紧扭矩
8 Nm
将扭力扳手 1  向右旋转调到 13 Nm
将扭力扳手 1 安放到专用工具 2 447 480 的六角段 2 上。
技术信息
为了在拉出固定喷油嘴时不超过最大拉力 2000 N :使用专用工具 2 447 480!使用正确调整的扭力扳手,配合专用工具 2 447 480,将确保喷油嘴上的最大拉力不超过 2000 N
如果扭力扳手在拉出喷油嘴时咔咔响,则必须更新喷油嘴。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扭力扳手 1 ,直至喷油嘴拉出为止。
拆除专用工具 2 447 480 并拆下喷油嘴。
36
松开右侧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进流管路
技术信息
收集并妥善处理排出的液体。遵守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松开螺栓  1
松开螺栓  2
松开夹箍 3
将冷却液进流管路置于一侧。
核心任务
37
拆下右侧气缸盖罩
右侧气缸盖罩的螺栓连接
1 - 24
螺栓
松开油尺导向管上的螺栓 1
将油尺导向管 2 沿箭头方向旋转。
将气缸盖罩的螺栓按顺序 24 1 松开。
拆下气缸盖罩 1
38
替换气缸盖罩时:换装右侧的两个凸轮轴传感器
▶ 换装右侧的两个凸轮轴传感器
松开螺栓  1
拆卸凸轮轴传感器 2
松开螺栓  3
拆卸凸轮轴传感器 4
更新凸轮轴传感器上的密封环并用润滑剂涂抹。
零件: 密封环
安装左侧进气凸轮轴的凸轮轴传感器 2
拧紧螺栓 1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扭矩
8 Nm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力矩
8 Nm
安装左侧排气凸轮轴的凸轮轴传感器 4
拧紧螺栓 3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扭矩
8 Nm
凸轮轴传感器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星形螺栓M6
拧紧力矩
8 Nm
▶ 拆卸右侧单向阀
松开螺栓 1
拆卸单向阀 2
▶ 安装右侧单向阀
气缸盖罩的开口 1 中不得有松散的部件。
拆卸单向阀 2
拧紧螺栓 1
单向阀装到气缸盖罩上
M6x18
拧紧力矩
10 Nm
39
安装右气缸盖罩。
有更多信息。
右侧气缸盖罩的螺栓连接
1 - 24
螺栓
更新气缸盖罩的成型密封件 1
零件: 成型密封件
注意
附图是示例性的。可能出现细节偏差。
清洁密封面 1
更新密封件 2
零件: 密封件
技术信息
更多信息参见:11 00 ... 消耗性材料一览(计算机管理零件目录)
在正时齿轮壳盖上左侧和右侧对接位置涂抹薄薄的一层密封剂。
密封剂
密封剂 Drei Bond 1209
30 ml ,
07 58 9 062 376
定位气缸盖罩 1
旋入螺栓 1 ,咱不要拧紧。
将气缸盖罩的螺栓按顺序 1  至 24 拧紧。
右侧气缸盖罩安装在气缸盖上
M6x30
按照 1 至 24 的顺序拧紧所有的螺栓。
10 Nm
M6x40
按照 1 至 24 的顺序拧紧所有的螺栓。
10 Nm
将油尺的导向管 2 定位在气缸盖罩上。
拧紧油尺导向管上的螺栓 1
油尺导管安装在气缸盖罩上
M8
18 Nm
后续工作
40
固定右侧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进流管路
定位冷却液进流管路。
更新夹箍。
零件: 夹箍
固定夹箍 3
拧紧螺栓 1
冷却液进流管路装到气缸盖罩上
M6x16
10 Nm
拧紧螺栓 2
冷却液进流管路装到气缸盖罩上
M6x16
10 Nm
41
安装喷油嘴
技术信息
在组装时务必遵守螺栓连接顺序和拧紧力矩。
未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不密封和损坏。
▶ 替换喷油嘴上的特氟隆环
有损坏危险
喷油嘴喷口和特氟隆环损坏。
喷油嘴喷口和特氟隆环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喷油嘴功能异常。
避免与喷油嘴喷口发生机械接触。
更换特氟隆环时手和作业底板必须干净且无油。不要使用润滑辅助工具。
不要借助手指推上特氟隆环。
技术信息
重新安装喷油嘴前必须更新特氟隆环。已安装过一次的特氟隆环不能再次使用。新的喷油嘴交货时配备新的特氟隆环。
在喷油嘴上安装新的特氟隆环后,喷油嘴必须在 10分钟 内安装到气缸盖内,或者用护罩保护,否则特氟隆环会膨胀。
安装喷油嘴前:更新特氟隆环 1
零件: 特氟隆环
避免与喷油嘴喷口 2 发生机械接触。
将特氟隆环 1 用专用工具 2 452 959 从喷油嘴 2 上拆下。
必要时,用不起毛的抹布清除喷油嘴喷口的圆柱形部分。不要使用超声波或其他辅助工具。
喷油嘴 不得 清洁。
为了安装新的特氟隆环:使用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1 锥形装配工具
2 滑动套筒
3 装配套筒
将新的特氟隆环 1 推到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锥形装配工具 2 上。
注意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装配套筒 1 的正确安装位置。
装配套筒 1 较大的直径端必须指向喷油嘴。
注意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装配套筒 1 的正确安装位置。
如果较小直径端指向喷油嘴,则说明装配套筒 1 正确安装。
将特氟隆环 2 用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锥形装配工具 1 安装到喷油嘴喷口 上。
用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滑动套筒 1 将特氟隆环 2 沿箭头方向推到喷油嘴上的凹槽 3 中。
将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滑动套筒 1 沿箭头方向抽出并拆卸。
将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锥形装配工具 1 沿箭头方向抽出并拆卸。
注意,扩宽的特氟隆环 1 要干净地位于喷油嘴 2 的凹槽 3 内,并且可以用手轻松移动。
将扩宽的特氟隆环用专用工具组 2 448 401 中的装配套筒 1 沿箭头方向校准到装配尺寸。
拔下 的同时以180°的幅度一步步地 旋转 。此时 不要 猛然移动,而是缓慢地移动。
从而将特氟隆环 1 校准到装配尺寸。
抽出并拆卸装配套筒 1
检查特氟隆环 1 的正确装配尺寸。
1 示出特氟隆环的正确装配尺寸。
2 示出特氟隆环不正确的装配尺寸。
将喷油嘴插入喷油嘴孔中。
选择轴套和用于螺栓 1 的孔眼。
使用合适的轴套将专用工具 2 447 480  安放到喷油嘴安装孔上。
将螺栓 1 2 旋入至喷油嘴安装孔中一定螺距。
旋入套管螺纹 3 ,直至螺纹套筒 4 旋到喷油嘴上。
将螺纹套筒 4 旋到喷油嘴上并拧紧。
拧紧螺栓 2 3
专用工具 2 447 480 装到气缸盖上
M6
拧紧扭矩
8 Nm
将扭力扳手 1 向左旋转调到 2 Nm
将扭力扳手 1 安放到专用工具 2 447 480 的六角段 2 上。
将扭力扳手 1 逆时针旋转直至达到 2 Nm。
将专用工具 2 447 480 从气缸盖上拆下。
拧紧螺栓 1
气缸盖罩固定在气缸盖上
M6x30
拧紧扭矩
10 Nm
将压紧装置 2 安装到喷油嘴上。
仅将螺栓 1 旋入一定螺距。
技术信息
仅在无应力的条件下安装高压油管或油轨。为了确保高压管路的无应力安装和防止螺纹损坏,螺母必须能够轻松地用手拧到喷油嘴上。
安装高压管路并用手拧紧螺母 2 3
首先拧紧压紧装置上的螺栓 1
压紧装置固定到气缸盖上
M7
拧紧扭矩
13 Nm
然后拧紧喷油嘴上的螺母 2
高压油管安装到喷油嘴/油轨上
M12
拧紧扭矩
25 Nm
然后拧紧油轨上的螺母 3
高压油管安装到喷油嘴/油轨上
M12
拧紧扭矩
25 Nm
42
将车辆电缆束部分固定在右侧气缸盖罩上
有损坏危险
DME 功能异常或失灵。
未用螺栓拧紧的接地点可能导致 DME 功能异常或失灵。
重新用螺栓拧紧电缆盒的所有螺栓点。一些螺栓点也是接地点。
将电线束 2 铺设在气缸盖罩上。
将插头 3 连接至高压泵并听到其联锁的声音。
拧紧螺栓 1
电缆盒安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注意
该描述只用于一个部件。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将所有插头 1 连接至喷油嘴并听到其联锁的声音。
将接地导线连接接地螺栓并拧紧螺母 2
点火线圈接地导线
M5
拧紧扭矩
4.6 Nm
注意
附图是示例性的。可能出现细节偏差。
再次检查喷油嘴上的所有插头 1 是否位置正确,并且是否感觉到所有插头都嵌入。
连接并联锁插头 1
将电缆束固定在支架 3 中。
将车辆电缆束用导线扎带 2 固定在油尺上。
零件: 导线扎带。
43
将所有插头和 DME 控制单元以及集成供电模块 (PDM) 连接
前提
蓄电池负极导线已断开。
警告
对 12 V 车载网络执行维修工作。
短路危险!火灾危险!
确保 没有任何充电器 连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启动接线柱上。
断开蓄电池上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对于辅助电池:断开所有辅助电池的蓄电池负极导线。
技术信息
如果拔下控制单元,则可能导致故障记录和功能限制。必须读取故障记录,必要时删除这些故障记录。
将所有插头 1 和集成供电模块 (PDM) 连接并且联锁,同时发出提示音。
将所有插头 1 从后向前和气缸 7 至 12 的 DME 控制单元连接并且联锁,同时发出提示音。
将所有插头 1 从后向前和气缸 1 至 6 的 DME 控制单元连接并且联锁,同时发出提示音。
插入盖板 1
注意将后部盖板的凸耳 2 正确插入 DME 控制单元的支架中。
拧紧螺栓 1 (盖板 2 )。
DME 控制单元盖板安装到 DME 控制单元支架上
拧紧扭矩
2.5 Nm
44
安装右侧高压泵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高压泵通过活塞回程弹簧预张紧,拆卸高压泵时必须交替拧出螺栓(不要歪斜)。
安装高压泵前,将高压泵驱动装置的凸轮转到下止点处。 
必要时操作曲轴的中心螺栓,沿发动机旋转方向转动发动机,否则高压泵的活塞可能断裂。
将深度游标卡尺 1 紧贴在高压泵法兰上。
沿发动机旋转方向通过中心螺栓扭转发动机,直至在深度游标卡尺 1 上到达凸轮轴的下死点位置。
更换高压泵 3 的密封件 。
零件: 密封件
安装高压泵 3
更新螺栓 2
零件: 螺丝
固定高压泵 3 的螺栓 2 ,并交替以90°的幅度拧紧。
高压泵安装到气缸盖上
M6x20
更换螺栓。
拧紧力矩
12 Nm
旋转角
90 °
连接插头 1 并以能听到的方式进行联锁。
45
安装右侧油轨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定位油轨 2
拧紧螺栓 1
高压油轨安装到气缸盖上
M7x16
拧紧扭矩
13 Nm
插上插头 3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46
安装油轨和喷油嘴之间的所有右侧高压管路
▶ 安装油轨和喷油嘴之间的所有高压管路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在组装时务必遵守螺栓连接顺序和拧紧力矩。
未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不密封和损坏。
注意
该描述只用于一个部件。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技术信息
提前安装专用工具,以避免高压管路弯折。
为了拧紧高压管路,需使用专用工具 0 496 371 (13 0 160) 和扭力扳手 1
技术信息
仅在无应力的条件下安装高压油管或油轨。为了确保高压管路的无应力安装和防止螺纹损坏,螺母必须能够轻松地用手拧到喷油嘴上。
安装高压管路 3
略微 拧紧螺母 1 2
先拧紧喷油嘴上的螺母 1
高压油管安装到喷油嘴/油轨上
M12
拧紧扭矩
25 Nm
然后拧紧油轨上的螺母 2
高压油管安装到喷油嘴/油轨上
M12
拧紧扭矩
25 Nm
47
将右侧高压管路安装到高压泵和油轨之间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在组装时务必遵守螺栓连接顺序和拧紧力矩。
未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不密封和损坏。
安装高压管路。
略微 拧紧螺母 1 2
首先拧紧高压泵上的螺母 1
高压油管安装到高压泵/油轨上
M14
拧紧扭矩
30 Nm
然后拧紧油轨上的螺母 2
高压油管安装到高压泵/油轨上
M14
拧紧扭矩
30 Nm
48
安装右侧所有点火线圈
▶ 安装点火线圈
有损坏危险
点火线圈损坏。
点火线圈的硅胶软管不得被燃油污染,否则会导致点火线圈失灵。
在燃油系统上进行作业时,用合适的物品覆盖点火线圈,必要时拆卸。
不要给火花塞插头的硅胶软管上油或上油脂。 使用辅料或安装剂 (比如硅喷剂、橡胶保护剂、除锈剂等)。
有损坏危险
点火缺火会造成废气触媒转换器损坏。
未正确安装的点火线圈可能会在发动机运转时松开并由此导致点火缺火。
应确保密封唇正确位于点火线圈上,以便能毫无问题的进行密封。不要挤压密封唇。
安装点火线圈 1 ,用较小的力,必要时以略微来回转动的方式将其向下压至极限位置。
接着检查防扭转装置。
橡胶帽必须完全围住气缸盖罩的密封圈。
将插头 3 沿着箭头方向推上点火线圈 2
将锁止件 1 小心地沿箭头方向合上。
关闭锁止件 1 时,插头 3 必须几乎无间隙地靠在配对件上。
在正确的位置嵌入插头联锁装置时不必过于用力。
49
安装右侧增压空气管
更新密封环 1
零件: 密封环
将常用螺套扳手 1 用专用工具 2 296 872 磁化。
如图所示准备常用工具。
如图所示,将螺栓 2 用工具 3 定位在增压空气管 1 上。
将增压空气管 1 及螺栓 2 和工具 3 穿入并安装。
将增压空气管 1 定位在废气涡轮增压器上。
用手拧紧螺栓 2
拧紧螺栓 3
增压空气管安装到废气涡轮增压器上
M6x16
拧紧力矩
10 Nm
插上并锁紧插头连接 1
将导线支架 2 嵌入到增压空气引导系统 4 上。
50
安装右侧上部纯空气管道
安装右侧纯空气管道 2
拧紧夹箍 1
上部纯空气管道安装到下部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力矩
3 Nm
51
安装右侧空气导管
将空气导管 1 推入进气道。
锁止件(箭头)必须嵌入。
▶ 安装右侧谐振器
检查进气道上的嵌入件 1 是否损坏。
将谐振器 1 安装入进气道,并且朝箭头方向联锁。
谐振器 1 必须嵌入进气道,同时发出提示音。
52
安装进气集气箱
更换气缸列 1 和 2 进气管上的所有成型密封件 1
零件: 成型密封件
穿入并装入进气集气箱 2
连接并联锁进气收集器上的发动机排气管 2
必须听到锁止件 1 嵌入的声音。
将所有螺栓 1 通过开口 (箭头) 用专用工具 0 496 646 (11 4 410) 拧紧。
吸气装置装到进气管上 M6 T30
M6x25
10 Nm
将燃油箱排气阀 3 安装到支架上
插上插头 2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将燃油箱排气管 1 连接至燃油箱排气阀并听见其联锁。
将燃油箱排气阀 3 安装到支架上
连接插头 1 并以能听到的方式进行联锁。
将燃油箱排气管 2 连接至燃油箱排气阀 3 并听见其联锁。
定位进气收集器上的定位真空管路。
拧紧真空管路支架上的螺栓 1
标准螺栓连接M6
M6
拧紧扭矩
8 Nm
在进气收集器上定位燃油管路。
拧紧燃油管路支架上的螺栓 1
标准螺栓连接M6
M6
拧紧扭矩
8 Nm
插上并固定进气收集器上的导线支架 1
将插头 1 和气缸列 2 的增压压力传感器连接。
将插头 2 和气缸列 1 的增压压力传感器连接。
53
安装燃油供油管
有损坏危险
污物或异物。
污物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功能失效或不密封。
注意保持绝对清洁。
对部件进行保护,例如加以遮盖,以防污物进入。
用密封塞密封管路接头。
技术信息
在组装时务必遵守螺栓连接顺序和拧紧力矩。
未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不密封和损坏。
插入并定位燃油供油管 5
将所有螺栓连接 只用手 拧紧。
首先拧紧在高压泵上燃油供油管的螺母 1
燃油供油管安装到高压泵上
M14
接合力矩
10 Nm
拧紧力矩
30 Nm
然后拧紧螺栓 3
燃油供油管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x16
拧紧扭矩
10 Nm
然后拧紧螺栓 2
燃油供油管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x16
拧紧扭矩
10 Nm
然后拧紧螺栓 4
燃油供油管装到气缸盖罩 / 气缸盖上
M6x16
拧紧扭矩
10 Nm
拆卸专用工具 0 496 565 (13 5 160)
将燃油管路 2 连接到燃油供油管上,并可以听见其嵌入。
安装防松环 1
54
安装右侧燃油箱排气管
穿入并安装燃油箱排气管  3
将燃油箱排气管 3 连接到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单向阀上并用夹箍 2 固定。
将燃油箱排气管 3 连接到纯空气管道上,并听到锁止件 1 联锁的声音。
55
安装燃油箱排气管 。
连接并联锁燃油箱排气管 2
必须听到锁止件 1 嵌入的声音。
连接并联锁油箱排气阀上的燃油箱排气管 2
必须听到锁止件 1 嵌入的声音。
连接并联锁油箱排气阀上的燃油箱排气管 2
必须听到锁止件 1 嵌入的声音。
56
将发动机排气管安装在吸气装置上
安装发动机排气管 3
连接进气收集器和曲轴箱通风阀门上的发动机排气管 3
必须听见锁止件 1 2 联锁的声音。
57
安装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更新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在吸气装置上。
拧紧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58
装配或安装右侧节气门体
▶ 安装右侧节气门阀体
技术信息
在安装前必须清洁节气门和空气导管。
如果更新了节气门,则 不必 清洁节气门。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导管从节气门上拆下。
清洁空气导管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更换节气门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空气导管安装到节气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更新空气导管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节气门阀体导入增压空气管 2
将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夹箍 1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拧紧螺栓 2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将电缆 3 安装到节气门阀体上。
规格 1:
拧紧节气门阀体下方的螺栓 1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用夹子 2 固定电缆。
规格 2:
将节气门体和橡胶支座 1 固定。
用夹子 2 固定电缆。
将燃油箱排气管 1 连接到空气导管并听见其联锁。
将插头 2 插到节气门阀体上,并且可以听见其联锁。
▶ 安装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右侧的节气门体
更新进气收集器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插入增压空气管路中,并将它们定位在进气收集器上。
将右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与节气门体一起固定在橡胶支座中。
将插头连接 1 插在节气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电缆用夹子 2 固定在支架上。
拧紧软管夹圈 3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拧紧螺栓 4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连接燃油箱排气管 1 ,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电缆固定在节气门支架的夹子 2 上。
拧紧右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2 的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将插头 1 插在压力传感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导线支架 2 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59
安装右侧进气消音器壳
将进气消音器壳 2 穿入纯空气管道并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旋入并拧紧螺栓 1
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连接进气管道 1 与进气消音器壳并联锁锁止件(箭头)。
紧固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进气滤清器壳安装到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扭矩
3 Nm
插上插头 1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用夹子 2 将电缆固定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清洁内部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安装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安装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沿虚线拧紧螺栓 1
进气滤清器壳上部件连接到进气滤清器壳下部件上
拧紧扭矩
2 Nm
将导线支架 2 安装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螺栓 1
导线支架安装到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扭矩
4.6 Nm
将导线支架 1 安装在进气消音器壳上并用夹子(箭头)固定。
60
安装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
更新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在吸气装置上。
拧紧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61
装配或安装左侧节气门体
▶ 安装左侧节气门阀体
技术信息
在安装前必须清洁节气门和空气导管。
如果更新了节气门,则 不必 清洁节气门。
松开螺栓 1
将空气导管从节气门上拆下。
清洁空气导管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清洁节气门内部 1
更换节气门上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空气导管安装到节气门上。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安装到空气导管上
M6x55
拧紧扭矩
10 Nm
检查成型密封件 1 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新。
连接插头 1 并锁紧。
安装节气门体及空气道 2
向下穿入空气道 4 及节气门体 3
拧紧螺栓 2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规格 1:
向下穿入空气道 4 及节气门体 3
拧紧螺栓 2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规格 2:
向下穿入空气道 5 及节气门体 4
将节气门体 4 和橡胶支座 3 固定。
拧紧螺栓 2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阀体安装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上
圆头螺钉 M6x22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软管夹圈 1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插上燃油箱排气管 2
拧紧螺栓 1
燃油箱排气管装到吸气装置上
热塑性塑料半圆头埋头螺钉
拧紧力矩
3 Nm
嵌入导线支架 2
插上并联锁导线 1
▶ 安装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左侧的节气门体
更新进气收集器的密封件 1
零件: 密封件
将左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 3 与节气门体一起插入增压空气管路中,并将它们定位在进气收集器上
将左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 3 与节气门体一起固定在橡胶支座 2 中。
拧紧螺栓 1
节气门支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组合式半圆头埋头螺钉 M6x27
拧紧力矩
10 Nm
拧紧螺栓 1
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到进气集气箱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拧紧软管夹圈 1
增压空气软管安装到增压空气管和节气门阀体上
软管夹圈
拧紧力矩
3 Nm
将电缆用夹子 2 固定在支架上。
将插头连接 3 插在节气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连接燃油箱排气管 1 ,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导线固定在支架 2 上。
将插头 1 插在压力传感器上,要听到其上锁的声音。
将导线支架 2 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62
安装左侧进气滤清器壳
将进气消音器壳 1 穿入纯空气管道并固定在橡胶支座上。
旋入并拧紧螺栓 1
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安装到气缸盖罩上
M6
拧紧扭矩
10 Nm
连接进气管道 1 与进气消音器壳并联锁锁止件(箭头)。
清洁内部空气滤清器壳下部件。
安装空气滤清器滤芯 1
注意密封件 2 的正确位置。
紧固纯空气管道上进气消音器壳下方的夹箍 1
进气滤清器壳安装到纯空气管道上
夹箍
拧紧扭矩
3 Nm
连接插头 1 并且联锁,同时发出提示音。
用夹子 2 将电缆固定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安装进气滤清器壳上部分。
沿虚线拧紧螺栓 1
进气滤清器壳上部件连接到进气滤清器壳下部件上
拧紧扭矩
2 Nm
将导线支架 2 安装在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螺栓 1
导线支架安装到进气消音器壳上
拧紧扭矩
4.6 Nm
安装并连接燃油箱排气管 3
联锁锁止件 1 2 ,听见其联锁的声音。
63
将冷却液软管连接到水箱上
将左侧冷却液软管 1 连接到水箱上,并且可以听见其联锁。
将右侧冷却液软管 1 连接到散热器上并且联锁,同时发出提示音。
64
安装集风罩
注意安装风扇盖罩 1 时不得损坏冷却液管。
沿箭头方向插入并安装集风罩 1
将冷却液管固定到夹子 1 上。
将电缆 固定到夹子 2 上。
将锁止件 3 朝箭头方向锁定。
在夹子 3 上固定冷却液管。
插上插头 2 并听到联锁的声音。
将锁止件 1 朝箭头方向锁定。
65
安装前部横向连接
穿入并定位前部横向连接 2
拧紧螺栓 1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后部螺栓)
螺栓M10X85
拧紧扭矩
38 Nm
拧紧螺栓 1
支架上的前部横向连接(前部螺栓)
螺栓M8X40
拧紧扭矩
19 Nm
拧紧螺栓 2
加强杆
螺栓 M8x25
拧紧力矩
19 Nm
连接插头连接 1
66
安装前部车盖锁拉线
将拉索架 2 连同牵引一起安装。
嵌入牵引 1
合上盖罩 2 ,将其嵌入锁止凸耳 3
将拉索架 1 嵌入车身。
67
安装右侧车顶撑杆。
定位车顶撑杆 3
在螺栓 2 橡胶件上穿入谐振器。
拧紧螺栓 1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68
安装左侧车顶撑杆
定位车顶撑杆 3
将谐振器穿入螺栓橡胶 2 中。
拧紧螺栓 1
前部横向连接上的车顶撑杆
六角螺栓 M10X85
拧紧扭矩
56 Nm
69
安装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定位发动机室内的盖板 2
固定膨胀铆钉 1
70
安装车前盖密封条
定位并且按压车前盖密封条 1
71
安装隔音板
有损坏危险
隔音板损坏。
拆卸时猛烈拉扯或在安装时过度用力会导致隔音盖板断裂。
小心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依次拆卸和安装球面轴颈上的快装连接器。
仅在温度为 >20 °C 时拆卸和安装隔音盖板。
在安装时只可以用蒸馏水作为辅助工具,不可以使用润滑剂。
类型 A:
定位并嵌入隔音盖板 1
类型 B:
定位并嵌入隔音盖板 1
72
安装车顶撑杆
技术信息
无车顶撑杆/前端支撑杆或拉杆不允许行驶。
定位车顶撑杆 3
拧紧螺栓 2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外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75
拧紧力矩
100 Nm
拧紧螺栓 1
车顶撑杆安装到车身(内部)
六角螺栓 M12X1.5 X110
拧紧力矩
100 Nm
定位并且嵌入盖板 1
73
安装推力缓冲区
更新螺栓 2 3
零件: 螺丝
将推力缓冲区 1 定位。
拧紧螺栓 2
护板安装到承梁/前桥架梁上
M12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00 Nm
旋转角
90 °
拧紧螺栓 3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拧紧护板上的底板饰件螺栓 1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注意
该说明仅以左侧部件为例。右侧的工作步骤与之相同。
拧紧门边装饰条 1 的螺栓 2
承梁固定装置安装到车身上
M6X25
拧紧力矩
3.0 Nm
74
安装前部机组防护板或者前部护板
技术信息
根据车辆装备,可能安装不同的型号。
类型 A:
定位前机组防护板 1
拧紧螺栓(箭头)。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类型 B:
定位前部护板 3
更新螺栓 1
零件: 螺栓
放上螺栓 1 2
拧紧螺栓 2
前部护板安装到支架上
M6x20
拧紧扭矩
8 Nm
拧紧螺栓 1
推力缓冲区位于前桥架梁上
M8
更换螺栓。
接合力矩
15 Nm
旋转角
90 °
拧紧螺栓 (箭头)。
前部机组防护板
螺栓
拧紧力矩
2,6 Nm
75
连接所有蓄电池负极导线
有更多信息。
参见更多信息。
76
加注高温冷却液循环回路并进行排气
有更多信息。
技术信息
排气前 务必 加注冷却系统。
对于高温和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加注 两条 回路。
参见更多信息。
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