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行李箱盖功能模块(HKFM)控制并监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的功能
后备箱盖可通过按动按钮自动打开、停止和关闭。
后备箱盖提升装置不能在行驶模式中激活,而只能在车辆静止时激活。
![]() |
提示! 根据车型,除了右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外,还安装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 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规格取决于车型。 右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正确的安装位置可以通过诊断中电路图上的热点调出! |
通过操纵后行李箱盖按钮之一可以自动打开或关闭后备箱盖。
车身域控制器(BDC)激活后行李箱盖解锁。然后控制后行李箱盖锁。
后备箱盖接触开关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接着后行李箱盖功能模块(HKFM)控制2个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左侧和右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以打开后行李箱盖。后备箱盖被完全打开。
后备箱盖运动期间,如果激活了锁定条件,则运动立即停止。
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短按后备箱盖按钮即可停止后备箱盖的运动。
即使后备箱盖部分打开时,也可在停止之后手动向“开”或“关”方向移动。
在HKFM控制单元中集成有“软启动”或“软停止”功能。也就是说,在后备箱盖快要达到极限位置前,通过降低关闭或打开速度将后备箱盖缓慢移动到极限位置。例外:在安全带锁扣中进行关闭和联锁时,没有“软停止”。这可以通过更改控制电压的脉冲宽度得以实现。
位置识别
在每个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中集成有一个直流马达。通过 2 个霍尔传感器探测直流马达的旋转方向。此外,可根据霍尔传感器信号识别行程并以此识别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
卡止识别
锁止识别在打开和关闭后备箱盖时起作用。打开时的后备箱盖锁止引起后备箱盖的运动立即停止。如果在关闭时,后行李箱盖卡住,HKFM控制单元将暂时朝反方向(= 换向)控制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如果后备箱盖仍旧保持卡住状态,则不再控制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当霍尔传感器信号消失或调节电流升高时,识别到锁止。
重复断电机构
为了防止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内的马达过热,HKFM控制单元内集成了重复断电机构。为重复断电机构累计马达运转时间。如果总计运行时间超过 2 分钟,则不接受新的操纵。已经在进行的动作始终完成。在经过 6 分钟的冷却时间后,可以重新开始 2 分钟的马达运转时间。
下图以 G12 为例显示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
1 |
后行李箱盖提升装置驱动装置 |
2 |
12 芯插头连接 |
下图以 G31 为例显示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
1 |
后行李箱盖提升装置驱动装置 |
2 |
3 芯插头连接 |
3 |
4 芯插头连接 |
左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包括下列组件:
直流马达
2 个霍尔传感器
后行李箱盖提升驱动装置是主轴驱动装置。
根据车型,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通过一个插头连接或通过2个插头连接与HKFM控制单元连接。
![]() |
提示! 注意诊断系统中的电路图! |
索引 |
说明 |
---|---|
1 |
后行李箱盖提升装置驱动装置 |
2 |
直流马达 |
3 |
霍尔传感器 |
线脚布置
12 芯插头连接
线脚 Pin |
说明 |
---|---|
总线端 Kl. 31 |
霍尔传感器接地 |
屏蔽 |
屏蔽 |
SIG |
霍尔传感器 1 的信号线 |
SIG2 |
霍尔传感器 2 的信号线 |
SIG3 |
直流马达的控制 (正极信号) |
SIG4 |
直流马达的控制 (负极信号) |
U |
霍尔传感器的供电 |
与2个插头连接(3芯和4芯)连接
3 芯插头连接
线脚 Pin |
说明 |
---|---|
屏蔽 |
屏蔽 |
SIG3 |
直流马达的控制 (正极信号) |
SIG4 |
直流马达的控制 (负极信号) |
4 芯插头连接
线脚 Pin |
说明 |
---|---|
总线端 Kl. 31 |
霍尔传感器接地 |
SIG |
霍尔传感器 1 的信号线 |
SIG2 |
霍尔传感器 2 的信号线 |
U |
霍尔传感器的供电 |
注意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的下列标准值:
参数 |
值 |
---|---|
供电电压 |
9 至 16 V |
温度范围 |
-30 至 80 °C |
左侧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失灵时,预计将出现以下情况:
HKFM控制单元中的故障记录
通过诊断系统可以对后行李箱盖提升机构驱动装置进行功能检查。
保留印刷错误、内容疏忽以及技术更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