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和右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

借助风门马达(左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和右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可对车厢内部进行直接通风和间接通风。

如果安装了一个左右分离式冷暖空调,则针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间接通风空气道是分开的。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左右分离要求有 2 个通风风门以及 2 个风门马达。

提示!

正确的风门马达安装位置可以通过诊断中电路图上的热点调出。

驱动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功能描述

后座区自动空调控制单元(FKA 控制单元)根据自动恒温空调控制单元(冷暖空调控制单元)的请求通过 LIN 总线控制风门马达,并负责其供电及接地。在静止状态下,FKA 控制单元会切断供电电压。

风门马达配备一个集成式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具有总线和诊断能力。风门马达被控制后,通过该集成式开关电路向 FKA 控制单元发送位置反馈信息(实际位置)。

车辆熄火并经过特定的等候时间(存储在 FKA 控制单元的存储元件中)后,风门马达将移动到规定的关断位置。风门马达在启动后再次初始化至该关断位置。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间接通风风门马达

2

输出端

3

4 芯插头连接

结构及内部错接

风门马达(左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和右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通过一个 4 芯插头连接与 FKA 控制单元相连。

风门马达串联在 LIN 总线上。线脚布置视风门马达的安装位置而定。如果该串联的风门马达是局域互联网总线拓扑结构中最后一个风门马达,则仅布置 3 个线脚。

下图显示的是布置了 4 个线脚的风门马达。

索引

说明

1

电子单元

2

间接通风风门马达

线脚布置

线脚

说明

Kl. 31L

总线端 KI. 31L 负载接地

LIN in

局域互联网总线输入

LIN out*

局域互联网总线输出

U

供电电压

下图显示的是布置了 3 个线脚的风门马达。

索引

说明

1

电子单元

2

间接通风风门马达

线脚布置

线脚

说明

Kl. 31L

总线端 KI. 31L 负载接地

LIN

LIN 总线

U

供电电压

1 个线脚未使用

标准值

注意风门马达(左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和右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的下列标准值:

参数

供电电压

12 V

电压范围

8 至 16 伏

温度范围

-40 至 85 °C

诊断提示

风门马达通过 LIN 总线与 FKA 控制单元通信。风门马达串联在 LIN 总线上。

IHKA (自动恒温空调) 和 FKA(后座区自动空调)中的风门马达全部相同。其区别在工作过程中仅在于所编程的地址。为每个风门马达分配了一个特定的地址。该地址确定风门马达在系统网络内具体接受哪项功能。例如左前脚部空间风门马达可以通过此地址获悉信息已送达 (例如打开风门)。例如冷暖空调控制单元或 FKA 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该地址得知从哪一个风门马达获得了故障信息。

风门马达成功分配地址的前提是,对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和 FKA 控制单元进行正确设码 (例如带或不带后座区自动空调的自动恒温空调)。

在开始自动寻址之后,就会将其地址编程给拓扑结构中串联的最后一个风门马达。然后将其地址编程给拓扑结构中倒数第二个风门马达,以此类推,直至设定好所有地址。因此风门发达在电线束中的安装位置决定了将哪一个地址编程给风门马达。

如果是自动分配地址,拓扑结构中的最后一个风门马达没有连接到冷暖空调控制单元或 FKA 控制单元的电缆束,或未通过 LIN 总线与其建立连接,则拓扑结构中倒数第二个风门马达将会被错误地识别为拓扑结构的最后一个风门马达。因此将会给该风门马达写入错误的地址。其余步进马达同样也会得到错误的地址。混淆插头之后也会导致错误寻址。

如果已将具有 ”未应答” 故障的多个风门马达记录在故障代码存储器之中,则可能在通过 LIN 总线连接的线路中存在断路。然后就必须查找拓扑结构中第一个所记录的风门马达是否断路(导线,插头,风门马达)。

部件失灵:

风门马达(左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和右侧间接通风风门马达)失灵时,预计会出现以下情况:

 

保留印刷错误、内容疏忽以及技术更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