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V 车载网络供电

根据不同的车辆装备,12V 车载网络供电可使用 3 种不同的 12V 电池。

车载网络支持需要使用发动机室内的辅助电池。对于配备电动动态行驶稳定装置的车辆,还要为稳定杆的两个执行器供电。

12V 车载网络的供电和 12V 蓄电池的充电通过发电机进行。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保险丝盒

2

后部配电器

3

动力控制单元 (PCU) 500 W,车载网络支持

4

附加电池充电单元 150 W,整合式主动转向系统

5

带有安全蓄电池接线柱的保险丝盒 3

6

12 V 蓄电池

7

分隔元件

8

辅助电池,整合式主动转向系统

部件简短描述

将描述供电系统的下列部件:

IBS: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

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 (IBS) 是一个带专用微处理器的机械电子部件,用于监控蓄电池状态。IBS 不断测量蓄电池的下列值:

IBS 通过 LIN 总线(本地互联网总线)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蓄电池负极接线柱

2

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

3

2 芯插头连接

4

总线端 Kl. 31L

安全蓄电池接线柱

发生相应严重程度的事故时将触发安全蓄电池接线柱。发动机室内的蓄电池正极接线柱的供电中断。与其相连接的用电器断电。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蓄电池正极导线

2

蓄电池正极导线

发电机

使用更高效率的发电机。通过减小整流器损失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将具有损耗的二极管更换为主动控制式晶体管。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燃油消耗。

举例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发电机

2

蓄电池正极导线

3

2 芯插头连接 (1 芯被使用)

发动机室辅助电池

用于车载网络支持的辅助电池位于发动机室内右前方。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发动机室配电器

2

发动机室辅助电池

3

保险丝盒 2

4

蓄电池正极接线柱

带分隔元件的辅助电池

由于 8 缸发动机和 12 缸发动机的重量更重,因此前桥负载更大。这又会导致,所需的转向助力功率增加。由于这种高电流,需要将 EPS 的供电提高到 24 V。

为此,需要辅助电池、分隔元件和附加电池充电单元。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辅助电池

2

分隔元件

集成供电模块

集成供电模块用于为驱动装置供电。在集成供电模块上有下列用电器:

通过集成供电模块为发动机控制及其组件供给 12 V 的电压。

在集成供电模块中安装有保险丝和继电器。如果有一个保险丝或继电器损坏,则必须更换整个集成供电模块。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集成供电模块

2

12 芯插头连接

3

12 芯插头连接

4

12 芯插头连接

5

8 芯插头连接

6

4 芯插头连接

7

4 芯插头连接

8

1 芯插头连接

右前配电器

车辆电池上的保险丝盒通过一根蓄电池导线和总线端 KL30 为右前配电器供电。蓄电池导线在蓄电池正极导线的连接上连通右前配电器。

在右前配电器上,也为总线端 30B 装入了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由右后配电器中的 LIN 配电器负责控制。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A

上侧

B

下侧(没有装配)

1

右前配电器

2

蓄电池正极导线的连接

3

解除联锁

4

锁止件

左前配电器

车辆电池上的保险丝盒通过一根蓄电池导线和总线端 KL30 为左前配电器供电。蓄电池导线在蓄电池正极导线的连接上连通右前配电器。

在左前配电器上,也为总线端 30B 装入了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由右后配电器中的 LIN 配电器负责控制。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A

上侧

B

下侧(没有装配)

1

蓄电池正极导线的连接

2

左前配电器

3

解除联锁

4

锁止件

后部配电器

提示!

对于后部配电器,有 2 个装备系列:标准型和高级装备。

随着车辆在舒适性、通信和车辆安全性等方面电气功能的不断增加,供电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由于特殊的工作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使用不同的系统功能),在车内安装了多个配电器。从而确保在所有工作范围内都能有足够的供电。

保险丝位于在后部配电器中。除了保险丝之外,还有一些继电器插在或钎焊在线路板上。如果有一个钎焊的继电器损坏,则必须更换整个后部配电器。

LIN 配电器实现了不同继电器和后部/前部配电器总线端的智能控制。LIN 配电器作为独立的可插拔部件装入后部配电器。

根据车型系列和车辆装备,后部配电器的线路板上装配有不同的继电器。另外,保险丝布置也取决于车型系列和车辆装备。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后部配电器

2

高级装备区域

3

LIN 配电器的插头连接

BDC:主域控制器

身域控制器(BDC)负责总线端控制。

车身域控制器(BDC)通过 10 个插头连接与车辆连接。

为避免连接时发生混淆,颜色相同的插头外壳采用不同的设码。以此杜绝因疏忽而插错。

一个 1 芯插头连接是车身域控制器(BDC)的供电输入端。

在车身域控制器 (BDC) 中装有一个总线端 30F 继电器。

通过车身域控制器 (BDC) 使用总线端 KL30 和总线端 30F 为一些用电器供电并提供相应保护。

系统功能
功能联网

12V 车载网络,左座驾驶型车辆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发电机

2

起动马达

3

发电机 2

4

发动机室配电器

5

DME 主控单元

6

辅助电池

7

右前配电器

8

右后配电器

9

行李箱 12V 插座

10

保险丝盒 3

11

动力控制单元 (PCU)

12

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

13

蓄电池

14

保险丝盒

15

碰撞安全模块 (ACSM)

16

左前配电器

17

集成供电模块

18

保险丝盒 2

19

主域控制器 (BDC)

 

12V 车载网络,右座驾驶型车辆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发电机

2

起动马达

3

发电机 2

4

发动机室配电器

5

辅助蓄电池保险丝盒

6

保险丝盒 2

7

DME 主控单元

8

右前配电器

9

右后配电器

10

行李箱 12V 插座

11

保险丝盒 3

12

动力控制单元 (PCU)

13

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

14

蓄电池

15

保险丝盒

16

碰撞安全模块 (ACSM)

17

左前配电器

18

气体发生器安全蓄电池接线柱启动装置

19

辅助电池

20

集成供电模块

21

主域控制器 (BDC)

售后服务提示
诊断提示

提示!

由于蓄电池放完电或车载网络故障而抛锚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因不在蓄电池本身。由于这个原因,更换蓄电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能够长久解决问题。代之以需要对故障源进行一次系统诊断。当车辆来到修理厂时,投诉的故障常常不复存在。因此车辆中存储的数据成了故障诊断的基础。关于蓄电池状态以及不同总线系统的功能过程信息被存储在相应的控制单元中。这些信息可由诊断系统调出和分析。为此,在诊断系统中有一个相应的检测过程。用于电源诊断的检测过程从相应的控制单元中读取所有重要数据。

提示!

在安装一块新蓄电池后应执行服务功能“记录更换电池”。为了通知电源管理系统已在车辆中安装了一块新蓄电池,必须记录更换电池。未记录更换电池时,动力管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由此可能导致显示检查控制信息和功能限制,例如单个用电器减少或关闭。

设码或编程提示

蓄电池型号和蓄电池容量均在车身域控制器(BDC)中进行设码。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诊断系统读出。

 

保留印刷错误、内容疏忽以及技术更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