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77.30-P-9900A
软顶篷打开/关闭基本功能
14.07.2020
概述
本文档包含以下信息:
•
一般信息
•
功能需求
•
开启/关闭软顶篷
一般信息
通过促动液压缸可通过电控液压方式操作软顶篷。
软顶篷控制系统液压单元中的电动机促动液压泵,从而生成所需的运行压力。
后排控制单元通过软顶篷控制系统液压单元中的电磁阀来控制液压缸。
安装有多个液压缸,即篷布固定架液压缸(升/降)、软顶篷收存箱盖液压缸(开启/关闭)和软顶篷操作液压缸。
安装有多个限位开关。它们监测软顶篷、软顶篷篷架、软顶篷存放格盖和软顶篷锁止机构的位置。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限位开关的状态。
控制点:
•
软顶篷控制系统开关
•
遥控钥匙(便捷开启/关闭功能)
紧急操纵:
可手动(用手)开启和关闭软顶篷。
手动关闭软顶篷:
•
开启侧车窗。
•
使用通用扳手(包含在用户手册袋中)泄放液压单元中的压力。
•
折叠软顶篷存放格铰链并且穿过固定带(包含在随车工具包中)
•
关闭行李箱盖。
•
关闭并锁止软顶篷。
手动开启软顶篷:
•
使用固定带将软顶蓬存放格盖拉至后部直到接触到垂直止挡。
•
将软顶蓬从软顶篷存放格中拉出,并且放到风挡玻璃框架上。
•
从车顶内衬中的内六角螺钉中拆下封盖。
•
使用通用扳手将阀顺时针转动至止挡处,然后再逆时针转动。
•
将软顶篷蓬架放置在垂直位置,并降下软顶篷存放格盖。
•
向下按软顶篷蓬架直至其不能再移动为止。
软顶篷控制系统包含以下部分功能:
•
开启/关闭软顶篷
•
自动开启/关闭行李箱隔板(装配自动剩余行李舱隔板的车辆)
•
停止模式
•
过载保护
•
自动关闭侧车窗
•
显示控制和警告信息
•
展开/收回挡风板和挡风罩(装配敞篷车挡风罩的车辆)
功能需求
•
运输模式未启用
•
无过电压或低电压
•
无发动机启动(电路 50 断开)
•
电路 15 接通(用于软顶篷控制系统的控制点开关)
•
软顶篷处于固定位置
•
关闭行李箱盖
•
行李舱隔板已关闭
•
车速低于 40 km/h
•
未触发翻车护栏
i
启用运输模式时,不能打开关闭的软顶篷。
i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电路 15 和电路 50 的状态传输至后排控制单元。
软顶篷的位置通过评估所有限位开关的状态来感应。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所有限位开关的状态。
行李箱盖的状态(开启或关闭)由行李箱锁中的行李箱锁主卡槽开关感应。后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 (SAM) 控制单元直接读取行李箱锁主卡槽开关的状态,然后将其发送至后排控制单元。
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行李箱隔板霍尔传感器的信号。
仪表盘控制单元将车速信息通过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传输至后排控制单元。
辅助防护系统 (SRS) 控制单元通过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翻车护栏的状态传输至后排控制单元。
开启/关闭软顶篷的功能顺序
促动软顶篷控制系统开关时,可在请求时间内手动开启或关闭软顶篷。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软顶篷控制系统开关的状态。
i
通过遥控钥匙促动“便捷开启/关闭”功能时,可在请求待决时间内开启或关闭软顶篷。
开启/关闭软顶篷的功能需求:
•
无发动机启动(电路 50 断开)
•
电路 15 接通(用于软顶篷控制系统的控制点开关)
•
软顶篷处于固定位置
•
关闭行李箱盖
•
车速 v < 40 km/h
•
未触发翻车护栏
手动开启/关闭行李箱隔板的功能顺序
通过促动行李箱隔板开关可手动开启或关闭行李箱隔板。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行李箱隔板开关的状态并根据促动信号来促动行李箱隔板。
手动开启/关闭行李箱隔板的功能需求:
•
行李箱盖已开
•
软顶蓬关闭并锁止(以开启行李箱隔板)
停止模式的附加功能需求
•
软顶篷未处于锁止极限位置
停止模式的功能顺序
如果软顶篷的开启或关闭程序由于输入值错误或缺失而中断,则后排控制单元启动停止模式。停止模式期间,促动软顶篷控制系统液压单元的电磁阀,以使软顶篷停止移动。软顶篷停止。如果启用了软顶篷的开启或关闭程序且存在新的促动请求,则它将重新启动或继续运行。
停止模式的功能需求:
•
软顶篷未处于锁止极限位置
i
如果控制停止模式功能的电磁阀发生故障,则不能启动停止模式。
过载保护的功能顺序
只要液压流体的温度不超过 T = 85 °C,则软顶篷可沿任意方向开启或关闭。软顶篷控制系统液压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促动软顶篷控制系统液压单元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计算液压油温度。
集中关闭侧车窗的功能顺序
所有侧车窗均可使用一个控制单元通过电动车窗总成中央操作开关关闭。
如果将电动车窗总成中央操作开关促动至第一止动位,则在促动过程中促动电动车窗电机。侧车窗关闭。如果将电动车窗总成中央操作开关促动至第一止动位之外,则促动电动车窗电机,直至侧车窗完全关闭。
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电动车窗总成中央操作开关的状态并将信息“便捷操纵模式”和“便捷操纵方向”传输至前车门控制单元。然后,前车门控制单元促动前部电动车窗电机。后车门控制单元直接促动后部电动车窗电机。
集中关闭侧车窗的功能需求:
•
电路 15R 接通
i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电路 15 的状态传输至后排控制单元。
显示控制和警告信息的功能顺序
后排控制单元持续评估软顶篷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
故障显示在仪表盘控制单元中。为此,后排控制单元通过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相应信息传输至仪表盘控制单元。
i
无论电路 15 的状态如何,信息都会显示。软顶篷便捷开启/关闭期间也是如此。
i
单条信息可与其他信息一起传输。否则,后排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优先级只将一条信息传输至仪表盘。由于软顶篷移动顺序,相同优先级的信息不能同时存在。
展开/收回挡风板和挡风罩的附加功能需求
•
电路 15 接通
•
软顶篷完全开启
•
车速 v < 160 km/h(运行状态)
i
车速 v < 160 km/h 时,可以展开或收起风挡玻璃上方的挡风板和挡风罩。超过此车速阈值时,挡风板和挡风罩停在之前的位置。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电路 15 的状态传输至后排控制单元。
仪表盘控制单元将车速信息发送至后排控制单元。
展开/收起挡风板和挡风罩的功能顺序
使用挡风板和挡风罩时,可以减小车内的气旋(气流)。
通过软顶篷控制系统开关中的挡风罩和挡风板按键可进行收起和展开挡风板和挡风罩的操作。
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挡风罩和挡风板按键的状态,并相应地促动挡风罩促动器电机。如果车速为 v > 40 km/h 或更高时,风挡玻璃上方的挡风板也会展开。如果车速为 v < 15 km/h 时,挡风板会自动收回。后排控制单元促动挡风板促动器电机。
挡风罩和挡风板的位置由集成在相应促动器电机中的限位开关监控。后排控制单元直接读取限位开关的信号。
挡风板和挡风罩的状态(展开或收起)通过挡风罩和挡风板按键中的两个状态指示发光二极管 (LED) 对驾驶员进行指示,按键由后排控制单元直接促动。
如果挡风板和挡风罩展开且电路 15C 断开,则挡风板和挡风罩将收起(部件保护)。接通电路 15 后,挡风板和挡风罩展开。如果电路 15C 断开后短按挡风罩和挡风板按键,挡风罩就会再次展开。
i
为清洁起见,软顶篷关闭时,可展开挡风板。为此,必须应用驻车制动器。然后,可清洁挡风板的网。
i
如果后排应用了安全带,挡风罩会移动至最上位置。
展开/收回挡风板和挡风罩的功能需求
•
电路 15 接通
•
软顶篷完全开启
•
车速 v < 160 km/h(运行状态)
开启/关闭软顶篷的功能原理图
PE77.30-P-2500-97A
行李箱隔板基本功能
GF77.38-P-9900A
软顶篷液压单元基本功能
GF77.30-P-99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