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91.29-P-0009FGB
电动座椅调节 (ESA)
26.08.2019
带代码275 (记忆组件(驾驶员座椅、转向柱和后视镜))
P91.29-3067-79
H4/61
仪表盘扬声器
S22s6
左前排座椅座垫长度开关
M27/1
驾驶员座椅前后调节马达
S22s7
左前记忆功能开关
M27/1b1
驾驶员座椅前后调节霍尔感测器
S22s8
左前记忆开关 1
M27/4
驾驶员座椅头枕调节马达
S22s9
左前记忆开关 2
M27/4b1
驾驶员座椅头枕调节霍尔感测器
S22s10
左前记忆开关 3
M27/5
驾驶员座椅靠背倾斜度调节马达
S23
右前座椅调节开关组
M27/5b1
驾驶员座椅靠背倾斜度霍尔感测器
S23s1
右前头枕调节开关
M27/8
驾驶员座椅座垫长度调节电机
S23s2
右前座椅倾斜度调节开关
M27/8b1
驾驶员座垫长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23s3
右前座椅前/后调节开关
M27/9
驾驶员座椅倾斜度调节电机
S23s4
右前座椅高度调节开关
M27/9b1
驾驶员座椅倾斜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23s5
右前靠背调节开关
M27/10
驾驶员座椅高度调节马达
S23s6
右前排座椅座垫长度开关
M27/10b1
驾驶员座椅,座椅高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23s7
右前记忆功能开关
M28/1
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马达
S23s8
右前记忆开关 1
M28/1b1
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霍尔感测器
S23s9
右前记忆开关 2
M28/4
前排乘客座椅头枕调节马达
S23s10
右前记忆功能开关 3
M28/4b1
前排乘客座椅头枕调节霍尔感测器
S51/1
左前空调座椅开关组(车型 213.1)
M28/5
前排乘客座椅靠背倾斜度调节马达
S51/1s1
左/右座椅调节开关(车型 213.1)
M28/5b1
前排乘客座椅靠背倾斜度霍尔感测器
S51/4
右后排空调座椅开关组(车型 213.1)
M28/8
前排乘客座椅座垫长度调节电机
S51/4s3
前排乘客座椅或右后排座椅调节开关(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M28/8b1
前排乘客座椅座垫长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51/4s4
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开关向前调节(车型 213.1,未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M28/9
前排乘客座椅倾斜度调节电机
S51/4s5
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开关向后调节(车型 213.1,未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M28/9b1
前排乘客座椅倾斜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54/5
左后排座椅靠背倾斜度开关(车型 213.0,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M28/10
前排乘客座椅高度调节马达
S54/6
右后排座椅靠背倾斜度开关(车型 213.0,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M28/10b1
前排乘客座椅高度调节霍尔感测器,
S54/7
左后排座椅靠背锁开关(车型 213.0,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N10/8
后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 (SAM) 控制单元
S54/8
右后排座椅靠背锁开关(车型 213.0,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N32/1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
S55/2
右后座椅调节开关组 (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N32/2
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S55/2s1
右后排座椅头枕调节开关(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N32/5
右后排座椅控制单元(车型 213.1,装配电动调节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S55/2s5
右后排座椅靠背调节开关(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N69/1
左前车门控制单元
S55/2s15
右后排座椅前/后调节开关(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N69/2
右前车门控制单元
S55/2s16
右后排座椅高度调节开关(车型 213.1,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N69/4
右后车门控制单元
CAN B
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CAN HMI
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S22
左前座椅调节开关组
LIN B5
左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S22s1
左前头枕调节开关
LIN B6
右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S22s2
左前座椅倾斜度调节开关
LIN B10
右后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功能要求,概述
•
无过电压或低电压
电动座椅调节 (ESA),概述
电动座椅调节 (ESA) 可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进行电动调节。可如下调节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
•
座椅前后方向内位置
•
靠背倾斜度
•
座椅高度
•
座椅倾斜度
•
座垫长度
•
头枕高度
此外,相应座椅位置还可与其他设定一起存储和调用。
i
优先级:
座椅调节分为三个组和两个优先级。各组的调节互不相干。如果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接收到同一组的多个调节请求,就执行优先级较高的调节请求。
如下确定优先级:
组 1:
•
高优先级:座椅前/后调节,转向柱前/后调节(仅限驾驶员座椅)
•
低优先级:座椅倾斜度调节
组 2:
•
高优先级:靠背倾斜度,转向柱上/下调节(仅限驾驶员座椅)
•
低优先级: 座椅高度调节
组 3:
•
高优先级:头枕调节,座垫长度
i
PRE-SAFE®:
在紧急情况下,自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位置,以获得有利的驾驶员及乘客位置。
电动座椅调节 (ESA) 包括以下子功能:
•
位置检测的功能序列
•
标准化的功能序列
•
防锁止设备的功能序列
•
手动调节的运行顺序
•
保存和恢复座椅位置的功能序列
•
头枕预设的功能序列
•
避免与后座区长座椅碰撞的功能序列(车型 213.0 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
驾驶员座椅的方便出入功能序列(2018 年 6 月 1 日)
•
错误处理
位置检测的功能序列
座椅调节马达装配有霍尔感测器。来自霍尔感测器的信号由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直接读取和评估。标准化可复位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中的位置计数器。座椅调节期间,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通过计算霍尔感测器信号确定座椅调节范围。
标准化的附加功能要求
•
电路 15R接通: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电路 15 的状态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和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标准化的功能序列
标准化是将瞬时位置分配为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和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记录的座椅位置的基础。在试运行或去正常化的情况下,必须执行标准化。
对于标准化程序,必须移动至以下机械挡块位置:
•
座椅前后位置和座椅靠背倾斜度的前端挡块位置
•
座椅高度和头枕高度的下部挡块
•
座椅倾斜度的上部挡块
•
座垫长度的后端挡块
为此,到达机械终点挡块位置后,座椅调节开关组中的相应开关必须保持促动状态长达 250 毫秒。标准化成功后,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就会关闭相应的座椅调节电动机。在试运行期间,通过诊断检测仪执行标准化。
i
如果没有接收到霍尔感测器的信号,相应调节就会去标准化。也可通过诊断仪执行去标准化程序。
防锁止设备的功能序列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持续监控座椅调节电机的耗电量。如果耗电量过大(例如 ,因座椅调节阻塞引起),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就会关闭相应的座椅调节电机。
手动调节的运行顺序
手动设定功能包含以下子功能:
•
手动调节前排座椅的功能序列
•
通过驾驶员座椅手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功能序列 (车型 213.1)
•
通过右后座椅手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功能序列 (车型 213.1)
手动调节前排座椅的功能序列
使用相应的前排座椅调节开关组手动调节前排座椅。相应的前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前开关组中的状态,然后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调节请求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调节时,按住前排座椅调节开关组中的开关,直至到达所需位置。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根据请求直接促动以下座椅调节电机:
•
座椅调节马达,座椅前后调节
•
座椅调节马达,头枕调节
•
座椅调节马达,靠背倾斜度
•
座椅座垫长度调节电机
•
座椅倾斜度调节的座椅调节电机
•
座椅高度调节的座椅调节马达
通过驾驶员座椅手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功能序列 (车型 213.1)
通过操作左前空调座椅开关组中的左侧或右侧座椅调节开关可启用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功能。前排乘客座椅可手动调节 10 秒。如果在此期间进行调节,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在调节之后仍可继续启用 10 秒。10 秒后可以再次调节驾驶员座椅,而无需进行任何调节或再次操作左/右座椅调节开关。
左前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左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左侧或右侧座椅调节开关的状态,然后将“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启用”信号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和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调节时,按住左前座椅调节开关组中的开关,直至到达所需位置。左前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左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左前座椅调节开关组的状态,然后将调节请求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根据请求直接促动相应的座椅调节电机。
i
前排乘客座椅的所有调节均可通过驾驶员座椅进行。
通过右后座椅手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功能序列 (车型 213.1)
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操作前排乘客座椅或右后座椅智能气候控制开关组中的右后座椅调节开关可启用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功能。前排乘客座椅可手动调节 10 秒。如果在此期间进行调节,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在调节之后仍可继续启用 10 秒。在不进行调节的情况下过去 10 秒后,或再次按下前排乘客座椅或右后座椅调节开关,则可再次调节右后座椅。
右后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右后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前排乘客座椅或右后座椅调节开关的状态,然后将:右后前排乘客座椅调节启用”信号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右后座椅控制单元和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调节时,按住右后座椅座椅调节开关组中的开关,直至到达所需位置。右后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右后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右后座椅调节开关组的状态,然后将调节请求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根据请求直接促动相应的座椅调节电机。
可进行以下设定:
•
座椅高度
•
靠背倾斜度
•
座椅前/后调节
•
头枕高度
未装配电动可调式后排长座椅/代码 (223):
按下右后座椅智能气候控制开关组中的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开关向前调节开关或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开关向后调节开关,可调节前排乘客座椅的纵向位置。
右后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右后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开关的状态,然后将调节请求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相应地促动前排乘客座椅前后调节座椅调节马达。
保存和恢复座椅位置的附加功能要求
•
电动座椅调节 (ESA) 已标准化
保存和恢复座椅位置的功能序列
可再次同时存储和调用座椅位置及其他设定。
有两种按钮操作方法可存储座椅位置:
•
按住前排记忆功能开关,然后按下相应的记忆功能开关 1、2 或 3。
•
按住前排记忆功能开关 100 毫秒后释放,然后在 0.2 至 3 秒内按住相应的记忆功能开关 1、2 或 3。
相关前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前排座椅调节开关组中开关的状态并将请求:存储记忆位置”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使用霍尔感测器的信号存储当前座椅位置。
座椅位置的成功存储由仪表盘扬声器发出确认声进行确认。上述操作请求由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电子点火锁止控制单元和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发送至仪表盘。仪表盘直接促动仪表盘扬声器,以输出确认音。
若要恢复已保存的位置,短按相应的记忆开关 1、2 、3,2018 年 6 月 1 日以后。截止至 2018 年 5 月 31 日,要将座椅移至储存位置,必须按住相应的记忆开关 1、2、3 直至座椅最终抵达储存位置。松开后,调节操作就会立即停止。
相应的前车门控制单元通过前车门局域互联网 (LIN) 读取前部座椅调节开关组中的开关状态,然后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采用记忆位置”请求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直接促动相应的座椅调节电机。
在以下情况下,中断记忆位置的调节操作:
•
手动座椅调节
•
手动后视镜调节 (仅限驾驶员)
•
手动转向柱调节 (仅限驾驶员)
•
按下其他记忆开关
补偿运动:
无论指定的优先级是什么,发生碰撞时补偿移动就会启动。向后调节靠背时,座椅前/后调节、座椅高度调节和座椅倾斜度调节先结束,然后将后排座椅靠背调节到位。
向后调节座椅调节,靠背向后调节和座椅高度向上调节时,根据以下步骤完成记忆设定:
•
向后调节座椅,直至到达特性图极限位置,然后进行座椅倾斜度调节
•
在特性图极限位置停止座椅前/后调节
•
进行座椅高度调节,直至到达记忆位置,然后进行座椅倾斜度调节
•
进行座椅前/后调节,直至到达记忆位置,然后进行座椅倾斜度调节
•
进行座椅靠背调节,直至到达记忆位置,然后进行座椅倾斜度调节
头枕预设的附加功能要求
•
电动座椅调节 (ESA) 已标准化
头枕预设的功能序列
头枕高度由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根据座椅前后位置自动预设定。如果向前移动座椅,头枕就会向下移动。如果座椅向后移动,则头枕上移。分级调节头枕。
i
使用诊断检测仪可开启和关闭头枕预设功能并可在安装后根据国家进行编码。
避免与后座区长座椅碰撞的其他功能要求(车型 213.0 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
电动座椅调节 (ESA) 已标准化
•
车速低于 5 公里/小时:
仪表盘通过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和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车速发送至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
电路 15 关闭(仅驾驶员座椅):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电路 15 的状态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和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避免与后座区长座椅碰撞的功能序列(车型 213.0 装配后座区可折叠座椅靠背/代码 287,车型 213.2)
左/右后靠背状态(锁紧或未锁紧)和靠背倾斜度通过后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块 (SAM) 控制单元记录。为此,后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 (SAM) 控制单元直接读取后排座椅靠背锁止开关和后排座椅靠背倾斜度开关的状态,然后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相应靠背的状态发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利用前排座椅当前位置进行评估,并检查折合后排座椅相应靠背时是否会与相关前排座椅发生碰撞。如果折叠相应的靠背时可能碰撞驾驶员座椅或前排乘客座椅,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就会采取以下措施:
•
如果驾驶员或前排乘客座椅过于靠后,就将其向前移动 (座椅前/后调节)。
•
如果倾斜角度过大,就将驾驶员或前排乘客座椅靠背设定到垂直位置 (座椅靠背调节)。
•
如果驾驶员或前排乘客座椅过低,就将它们升高 (座椅高度调节)。
在以下情况下,中断碰撞预防功能:
•
锁止后排座椅靠背
•
促动左前座椅调节开关组
i
如果后排座椅靠背重新锁止,相应的前排座椅将保持在当前位置。它们不会自动移动至初始位置。
i
要再次触发后排长椅碰撞预防功能,系统必须检测到后排座椅靠背已经再次锁止。
后排座椅的未锁紧靠背未向前折叠时,仪表盘会发出一条信息。后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 (SAM) 控制单元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和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相应靠背的状态发送至仪表盘。
驾驶员座椅的方便出入功能附加功能要求(2018 年 6 月 1 日以后)
•
驾驶员座椅已标准化
•
方便出入功能通过主机启用:
主机将方便出入功能的状态通过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和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传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
•
存储的驾驶位置
驾驶员座椅的方便出入功能序列(2018 年 6 月 1 日)
方便出入功能可使驾驶员能够更方便地进出车辆。为此,必须在驾驶员进入或离开车辆前向后移动驾驶员座椅。方便出入功能可通过主机的:车辆设定”(Vehicle settings) 菜单启用或停用。
在下列过渡状况下,会触发移至方便出入位置:
•
当驾驶员车门打开时,电路 15 断开
•
电路 15 断开时驾驶员车门开启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电路 15 状态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传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左前车门控制单元检测驾驶员车门的状态,然后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状态传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要定义当前座椅位置(驾驶位置),霍尔感测器发出的信息由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直接读取和评估。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储存驾驶位置,并直接促动相应的座椅调节电机。
在下列过渡状况下,会触发移至驾驶位置:
•
当驾驶室车门关闭时,开启电路15R
•
在驾驶室车门关闭时,开启电路 15
•
在电路 15 接通的情况下关闭驾驶员车门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将电路 15 状态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传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左前车门控制单元检测驾驶员车门的状态,然后通过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将状态传送至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根据保存的数据直接促动对应的座椅调节马达。
在以下情况中,“移至方便出入位置”或:移至驾驶位置”的功能会中断:
•
低电压或过电压
•
记忆调节请求
•
撤销电路 15 的转变或驾驶员车门状态改变
•
霍尔感测器故障
错误处理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或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检查其收到的座椅设定请求的合理性。同一调节功能沿相反方向的调节请求(例如 同时进行靠背倾斜向前/向后调节)被拒绝。其它调节功能的正当请求不受影响。记忆调节中手动调节请求的合理性由左前车门控制单元或右前车门控制单元检查。
电动座椅调节 (ESA) 的电气功能原理图
PE91.29-P-2059-97DBC
电动座椅系统部件一览
GF91.29-P-9992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