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通过试车确定车辆是否跑偏以及偏向哪一侧。如果车辆跑偏,参见操作方式 → Kapitel
如果进行了车辆四轮定位检查,则必须将四轮定位的数据报告附在轮胎投诉信息上。
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公差,生产的轮胎可能在结构上出现锥度。这样会在轮胎滚动时产生一个侧向力,其直接作用在车轮悬架上并导致车辆自行转向。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换车轮可以平衡这种自行转向行为。
锥度
   
锥度是由于胎面和/或环带层与轮胎几何中心之间不到一毫米的微小错位而导致的。锥度从外观上看无法察觉,并且用专用设备也无法测量。
1 -  胎圈
2 -  胎肩
3 -  胎面
4 -  钢丝帘布带束层
A -  轮胎几何中心
B -  带束层的实际位置。带束层可能向内部或外部偏移
  N44-0001
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这里进行了放大显示。
1 -  带束层/胎面错位
由于错位导致轮胎内外胎肩的刚性不同,进而导致了不同的车轮接触力。因此,带束层/胎面没有以均匀的力量(F1, F2)压在路面上。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锥度。根据车速的不同,由此产生的(锥度力Fk)就有可能导致车辆向一侧跑偏。
如果车轴上一个车轮的锥度力(Fk)为例如50牛顿,而另一个车轮上的力同样为50牛顿,并且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方向,那么其效果就会叠加。通过在轮辋上翻转轮胎可以平衡跑偏,因为此时两个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由于锥度力在轮胎上的作用方向不可见,因此只能通过试车以及有针对性地调换车轮或轮胎来确定倾斜是由哪个轮胎造成的。
轮胎由多个部件和材料构成,这些部件和材料在复杂生产流程的最后通过硫化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构公差,其可以通过或强或弱的侧向力(圆锥侧向力)察觉到。在新轮胎上也有可能出现这些侧向力。
前桥跑偏:
车辆行驶时出现跑偏的原因可能在于底盘。但根据维修经验,超过90%的跑偏投诉都是由于轮胎导致的。
正常行驶时跑偏:
车辆在平直道路上恒速行驶或均匀加速时,被强迫向一侧偏移。在方向盘上可以感受到一个偏转力量。
急剧加速时跑偏:
在前驱车上,急剧加速时的跑偏部分是由于车辆自身设计而导致的。左右车轮之间不同的摩擦系数以及道路颠簸(坑洼)和由此导致的抓地力波动会对行驶性能带来重大影响。这种现象不予保修。
  N4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