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信息 Service 9
114/16  ZH  9415

2018-4-18

照明部件起雾程度评估 (114/16)


年款: 起始时间 2006

车型系列:
所有车型系列

内容:
下列照明部件:

情况:
客户投诉称,照明部件起雾。
尤其当外界温度较低和/或空气湿度较高时,湿气会聚在灯罩内侧。
信息
在尾灯灯罩的注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细微的凹口,从而可能导致尾灯出现裂纹或可见的分层。 温度变化、湿度和介质的影响也可能会损坏尾灯。
这不会对光线输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此为由通过保修和善意保修的渠道来更换受影响的尾灯。
只有尾灯上出现符合以下评估标准的明显外观缺陷时,才能通过保修或善意保修渠道更换和处理尾灯。 这些标准也尤其适用于确定延长保修是否适用于存在外观缺陷的尾灯。 有关尾灯的延长保修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 0X0000 保修信息: 尾灯的延长保修 (64/20)
此“技术信息”旨在帮助您 评估尾灯,并 向客户说明情况
更换尾灯(通过保修或善意保修进行处理)时,必须提供与此“技术信息”中的示例图片类似的 清晰图片并附到保修或善意保修索赔中。


补救措施:
为了进行评估,起雾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必须执行不同的措施,具体取决于起雾的程度。
更多信息,请参见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

第 1 等级: 照明部件起雾


手順:
1 对照明部件 -1- 执行目视检查,评估具体的情况。
信息
请参见“向客户解释情况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向客户解释这种物理现象。

2 如果只是照明部件的技术设计区域起雾 -标记- ,则不会影响照明输出。
更换照明部件 -1- 不能解决问题。
第 1 等级: 照明部件起雾

第 2 等级: 发光面起雾


手順:
1 对照明部件 -1- 执行目视检查,评估具体的情况。
2 如果照明部件的技术设计区域和技术照明区域起雾 -标记- ,则必须检查照明部件 -1-
第 2 等级: 发光面起雾
2.1 检查受影响的照明组件的间隙尺寸和气隙,并在必要时予以修正。 → 5X00IN 间隙尺寸
2.2 检查照明部件上的换气和通风元件 -1- 是否脏污、安装是否正确以及有无损坏。
换气和通风元件(示例图)
信息
在试驾之前,必须更换脏污或损坏的换气和通风元件。

3 对车辆进行试驾,以 50 km/h (30 mph) 的速度行驶至少 30 分钟,然后检查雾气是否已清除。
信息
请参见“向客户解释情况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向客户解释这种物理现象。

第 3 等级: 照明部件上产生少量水滴


手順:
1 对照明部件 -1- 执行目视检查,评估具体的情况。
2 如果照明部件的技术设计区域和技术照明区域起雾,并产生少量水滴 -标记- ,则必须检查照明部件 -1-
第 3 等级: 照明部件上产生少量水滴
2.1 检查受影响的照明组件的间隙尺寸和气隙,并在必要时予以修正。 →  间隙尺寸
2.2 检查照明部件上的换气和通风元件 -1- 是否脏污、安装是否正确以及有无损坏。
换气和通风元件(示例图)
信息
在试驾之前,必须更换脏污或损坏的换气和通风元件。

3 对车辆进行试驾,以 50 km/h (30 mph) 的速度行驶至少 30 分钟,然后检查雾气是否已清除。
信息
请参见“向客户解释情况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向客户解释这种物理现象。

第 4 等级: 照明部件上产生大量水滴


手順:
1 对照明部件 -1- 执行目视检查,评估具体的情况。
2 如果照明部件的技术设计区域和技术照明区域起雾,并产生大量水滴 -标记- ,则必须更换照明部件 -1-
第 4 等级: 照明部件上产生大量水滴

向客户解释情况的技巧

? 起雾的物理过程 不会对车灯功能造成任何影响,而且 这方面的投诉与安全性不相关
根据环境条件,所有照明部件都有可能起雾,这种现象在采用透明灯罩的车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开具发票:
信息
仅作为示例选择“开具发票”下方列出的 故障位置“大灯”。 对于开具发票和文档记录,必须始终使用相关编码指定相关的照明部件。

例如,在使用 PQIS 开具发票并进行记录时,请输入以下代码:

94150 大灯
5012 起雾、冷凝、潮湿